張雙


【摘 要】目的:研究對腦出血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32例腦出血患者,將其隨機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各66例。對照組進行一般的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在護理后患有褥瘡、便秘、感染這些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以及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結果:在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以后,在患者患有褥瘡、便秘、感染這些常見并發癥的幾率和對護理的滿意度方面,觀察組患者要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腦出血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有褥瘡、便秘、感染這些并發癥的情況,而且還提高了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這種護理方式明顯更加的有效。
【關鍵詞】 腦出血護理;臨床護理路徑;應用效果
腦出血是一種由于患者大腦內部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它是非外傷性疾病。這種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據統計在所有的腦卒中患者中患有腦出血的大約要占20%~30%。導致患者患有腦出血這種疾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糖尿病、吸煙、高血壓、高血脂、血管老化等,這些因素導致患者的腦血管發生病變,進而造成患者患有腦出血。目前,在臨床上主要是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但是由于腦出血這種疾病具有發病急、發病速度快等特點,以及患者的年齡偏高,手術治療的效果往往有很大的局限,因此對腦出血患者實施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顯得意義重大[1]。本文就在腦出血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了研究,其具體的研究情況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32例腦出血患者,將其隨機的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各66例。對照組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1例,年齡40~80歲,平均年齡為(58.3±9.1)歲。觀察組有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2例,年齡38~80歲,平均年齡為(57.9±8.7)歲。所有參加本研究的患者均已經過腦出血的診斷標準確診,所有的患者及其家屬都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相關的同意書。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無意識或意識模糊的患者、病情危急生命的患者、以及患有其他對本研究有影響的疾病的患者。對照組患者和觀察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護理人員按照醫囑護理患者休息、用餐、用藥,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監控,一旦患者發生什么意外情況,及時向患者的主治醫生反映進行處理[2]。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模式,其具體的護理內容如下:
1)成立專門的護理小組,護理小組一般由臨床經驗較為豐富的科室護士長、醫生、專業水平較強的護士組成,所有參加本次研究的護理小組人員必須要經過相關的專業培訓,只有培訓合格以后才可以開始臨床護理路徑的工作?;颊咴谧≡阂院?,護理人員要盡可能的熟悉患者,了解患者的病史、心理情況、病情狀況,并根據患者的情況填寫臨床護理路徑表,并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進行完善。護理人員還應該跟患者的家屬積極交流,使得患者家屬可以很好地配合護理工作[3]。2)護理人員要對入院的患者進行相關的介紹,幫助患者及其家屬盡快地熟悉醫院的環境,同時要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干凈、衛生的環境,經常和患者交流,幫助患者緩解剛入院時緊張、焦慮的心情。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應該幫助患者完成住院后相關的身體檢查,囑咐患者及其家屬一些住院的注意事項。3)對患者的泌尿系統進行護理,腦出血患者可以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自己完成排尿過程,避免外界干預排尿多造成的導尿管感染。如果患者必須要導尿管進行排尿,但是在操作的時候必須要保證導尿的操作處于一種無菌環境,并且應該將尿袋放在低于患者膀胱的位置,一般是低于10cm左右。對于那些大便失禁的患者來說,必須要用適當的消毒劑對患者的尿道口進行消毒,并且要有計劃性地對患者的排尿進行訓練。此外,患者具體的排尿時間間隔要根據患者膀胱中的尿液存儲情況而定[4]。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腦出血護理后出現的并發癥主要有褥瘡、便秘、感染幾種。除此之外,研究還應該觀察記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主要分為不滿意、滿意、非常滿意等幾個層次[5]。
1.4?統計學分析
收集并整理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16.0進行數據的分析,計量資料通過t檢驗,所有的計數資料均要經過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對照組患者護理后患有褥瘡、便秘、感染這些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0.3%,明顯高于觀察組患者在接受臨床護理后的10.6%,(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在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為92.4%,明顯高于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后的71.2%,(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腦出血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發病率和致殘率,有很大一部分的患者因此而終身癱瘓,這種疾病嚴重危及到人們的生命安全。本文通過對腦出血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這種方式的護理提高了患者病情好轉的幾率,降低了一些常見并發癥的發生率,增加了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6]。
參考文獻
[1] 于亞軍.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67):239,242.
[2] 鄢敏,金朱,李文琳,等.腦出血術后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5):149-150.
[3] 矯健.腦出血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2):207-208.
[4] 麻笑媛.腦出血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04):201.
[5] 馬麗紅.腦出血患者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03):112-113.
[6] 谷青華.腦出血患者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3):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