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邁向縱深發展階段,國有企業轉型與升級必須加快剝離自身的社會職能,搭乘時代發展的列車,促進企業改革與創新。舍棄除主營業務與活動之外的其他職能工作,全身心投入經濟建設中,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鞏固其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從剝離國有企業社會性職能的重要價值入手,就如何推進剝離工作,加速國企轉型升級提出幾點個人看法,以期為國企改革提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國有企業;社會職能;實踐;思考
新的發展形勢之下,剝離社會性職能,是國企改革與發展必須經歷的路程,必須做的工作。自2015年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該項工作的開展,并就此提出了相關的政策與舉措,從戰略的高度明確其重要性。因而,各大國企單位必須堅決遵循黨中央的指示,深刻把握相關文件精神,嚴格履行自身職責,從戰略的高度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切實落實各項政策要求和中央指示,以更積極的姿態,做好國企社會性職能剝離工作。
一、剝離國有企業社會性職能的價值所在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與市場的繁榮,各種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呈現一片向好的趨勢。作為國民經濟主體的國有企業,肩負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維護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還必須擔負起為社會做貢獻的責任。與其他非公共所有制的企業同場競爭時,顯現出一定的不公平性。2015年國務院下發的《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為實現國企剝離社會職能這一發展需求提供了強大助推力。能夠幫助實現國有企業減小虧損,促進自身結構轉型升級,進而提升經濟收益。在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今天,如果企業繼續履行其社會職能,則不利于發揮其在市場經濟中的主導性作用,如果不盡快實現企業自身的優化與升級,國企發展將會陷入被動處境,勢必會導致競爭力下跌,市場話語權弱化。因而,促進國企改革與發展,必須加速剝離國企辦社會職能,減小其發展壓力,促使其以更加輕盈的姿態投入到市場競爭中,煥發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剝離工作的推進與實施,還能夠對我國的市場經濟制度起到鞏固與強化的作用。因而應當引起社會各界、各級政府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自主承擔起為國企減負的工作與重任。
二、加快國企剝離社會職能的幾點建議
(一)轉變工作態度,達成轉型共識
加速去除國企社會職能,必須首先從意識上轉換態度。堅持從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出發,堅持以此為基礎,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制定正確的轉變策略,從而確保國企轉型始終朝向正確的航道前行。一方面,必須具備高度的政治覺悟,保持清醒的頭腦,防止各種錯誤觀念的滋生,堅定不移的擁護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鞏固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另一方面,深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始終以黨的最高指示武裝頭腦,嚴格按照國務院的科學決策辦事,以先進理論指導改革實踐,促使國企改革在短時間內取得重大突破和新進展。此外,改革的態度必須堅定,要達成企業共識,把剝離社會職能當作首先需要解決的工作,并將其與企業經營進行有效的融合,主動出擊,推進各項決策落地實施。
(二)適應時代發展,調整企業戰略
改革開放的深入,推動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走向縱深。國有企業要抓住這個時代機遇,搭上時代和政策的順風車,在改革開放取得關鍵性成果的重要時期,借政策之便,重視并加速開展社會職能剝離工作,最大化提升剝離效率,為國企減負。同時,還要在企業上下達成改革共識,促進企業發展戰略的及時調整與優化。突出發展國企單位的主要經濟業務與活動,強化主業地位,提升核心競爭力。此外,樹立堅定的改革決心也很重要。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待當下的工作,不計較一時的物資、財力損耗,以更積極的姿態投身國企改革工作。最重要的是,面對困難,要迎頭而上,直擊矛盾中心點,觸及問題核心,從根本上割舍國企社會職能。
(三)協調各方工作,加速剝離進程
國企從跟上來說,其性質屬于經濟單位,最終是要以盈利為目的的。因為我國體制的特殊性,國企額外的還肩負起了一層社會職能。因而實現社會辦的剝離,首先,必須做到明確企業的經濟職能,以市場為導向,實現政治工作與企業經營活動相分離,還原企業的經營本質。卸載與其主要經濟業務不相關的其他功能,使其能夠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發展主要業務。其次,剝離工作不是一步到位的,必須分階段、分層次,有步驟的進行。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與特點的不同,構建差異化的指導方針與工作方案。在推進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先試點,再全面鋪開,做到穩扎穩打,有效深入。資金投入上,善于從多個渠道籌措資金,構建各級財政部門與國企單位共同集資、負擔成本的合作機制。最后,構建責任機制。實現問題追責能夠具體到各級單位與部門,提高工作效率,加速剝離進程。
三、結束語
綜合前文分析,加速剝離國企社會職能,能夠幫助其減小經濟虧損,減小職能負擔,促進企業發展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從而擴大經濟收益。基于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做到轉變工作態度,企業上下達成專心共識,明確剝離工作的重要性;與時俱進,迎合時代的發展,加快企業戰略的轉型,強化經濟職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分步驟、分階段的推進剝離工作的實施與開展,善于與其他企業與財政部門達成合作,共同分擔資金投入,減小企業經濟壓力。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剝離工作又好又快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張樹友.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的思考[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17 (1):110-112.
[2]王萬軍.國有煤企剝離社會性職能的探索[J].經貿實踐,2018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