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

摘 要:目的 評估人文關懷心理干預模式對神經外科住院患者的影響。方法 126例神經外科住院患者按照隨機分為2組,每組63例,常規對照組給予神經外科常規護理及常規心理干預,人文關懷心理干預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人文關懷心理干預措施,記錄干預前后2組患者的血壓、心率控制情況,統計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 護理干預后,干預組與對照組相比血壓、心率降低較顯著(P<0.05),干預組并發癥發病率及對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心理護理干預能顯著提高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人文關懷 心理干預 神經外科 住院患者 影響
引 言
經外科是比較特殊的科室,在醫療衛生體系內部,主要用于治療急性腦出血、顱內血管畸形、顱內腫瘤等方面病癥。因此,神經外科醫護工作人員日常面對的患者均具有病情危重且變化發展迅速的特征。人文關懷心理干預模式護理在實際的應用中,可以體現出十分顯著的效果,通過從各個方面進行加強護理,有利于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身心健康。本文主要對神經外科日常護理工作中人文關懷心理干預模式護理方法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神經外科住院患者126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63例,其中干預組,男41例,女22例,年齡平均Wie35±2.6,包含顱腦外傷30例,腦出血24例,顱腦腫瘤9例,血壓為160/100mmHg,心率75次/min;對照組包含男43例,女20例,平均年齡為37±1.5,包含顱腦外傷32例,腦出血20例,顱腦腫瘤11例,血壓為155/95mmHg,心率76次/min2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對照組實施常規心理干預,即入院后,護理人員及時向患者介紹醫院環境,為患者提供基礎護理和??谱o理。干預組實施人為關懷心理干預模式,詳細如下:①為患者介紹病區環境,詢問患者需求,將合理的需求納入到病區環境優化調整中。為患者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并對探視患者的人數與頻次進行控制,確保患者可以得到充分休息。介紹神經外科手術的基本原理、流程、注意事項,提高患者認知水平,使其可以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②呼吸道護理。①吸痰護理。病患在治療過程當中呼吸道會出現痰液,在進行吸痰時,護理人員要確定痰液位置,操作過程應保證無菌且盡量輕緩,減少患者的不適現象,在吸痰結束后要適當進行吸氧,確保痰液的清除。②濕化護理。使用氯化鈉溶液進行呼吸道濕化,并且根據患者呼吸道痰液含量進行相關的調整。③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問題進行密切觀測:如果患者手術之后出現了切口引流量、顏色、性狀異常等情況,需上報給主治醫生前來診治。監測患者顱內水、電解質水平,避免出現嚴重的術后感染問題。手術后幫助患者定時更換體位,確保皮膚始終保持干燥和清潔的狀態。④手術后為患者提供肌肉放松護理,特別是長期臥床患者應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通過局部按摩的方式,放松肌肉組織,鼓勵患者做主動或被動活動肢體。按摩時引導患者采取深呼吸,根據狀況,每天給予1~3次按摩護理,同時行肢體伸縮運動3~5min。待患者病癥穩定,飲食正常后,可以引導患者自行按摩腹部,防止出現便秘問題。⑤加強心理溝通。溝通時切記情緒激動、感情淡漠,要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當患方情緒激動時,不要短兵相接,激化矛盾,注意洞察患方的心理活動和趨向。神經外科眾多病種發生突然,預后極差,對家庭打擊重大,抉擇十分困難,經常會遇到救與不救結局一樣的情況,在此種情況下,醫護方需克服淡漠、旁觀的情緒,應該從治療效果、患方意愿、經濟負擔等因素綜合考慮,給予家屬精神援助、理性分析、人文關懷,這種適度情感共振能極大地培養信任情緒。⑥音樂療法。監護室每天于7∶00-8∶00和19∶00-20∶00播放音樂,曲目由患者家屬依據患者個人喜好提前拷貝到SD卡,然后由護士為其播放。也可讓患者家屬自行錄制鼓勵話語至SD卡進行播放,以消除患者對監護室陌生環境的孤獨感和生病的落寞感。⑦探視后家屬健康交流溝通會。每天15∶00-16∶00,在為家屬做好消毒隔離后,安排家屬探視15min,讓患者感受親情陪伴的溫暖。探視結束后,組織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交流座談會,一方面詳細解答家屬疑慮和不解,另一方面向家屬深入淺出地傳授患者后期康復治療的家庭護理方法,從而減輕家屬的焦慮和擔憂,同時家屬能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在下一次探視和轉出監護室后反饋于患者,以達到更好的治療和護理效果。人文關懷護理時間為1周。
1.3觀察指標。在對患者進行一段時間的護理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患者感染情況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臨床、護理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取得較滿意的臨床效果。干預組血壓、心率均優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神經外科的治療以侵入性治療為主,因此在神經外科中患者的護理非常重要,且部分患者在術后會出現昏迷、臥床、神志不清等狀況,長期以往極易導致患者心理問題的產生。因此,要從心理、語言等多角度、全方位、藝術化處理醫患關系,提高醫患溝通能力。在目前的醫療環境下,加強醫患溝通是緩解醫患矛盾的根本,是建立和諧醫患關系的橋梁。良好的醫患溝通會使醫患雙方形成共識從而建立信任合作聯盟的關系。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有助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服務安全,避免和減少醫療糾紛,達到維護人類健康、促進醫學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目的。
融入人文關懷的人性化護理模式能夠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從生活習慣、環境、飲食、心理等方面出發給予患者人性化護理服務,使患者睡眠質量得到改善,提高臨床治療有效性。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適當運動,消耗多余精力,促進患者血液循環。環境因素護理需要做好溫度和濕度的控制,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治療環境,促進患者睡眠。飲食干預主要是提高患者飲食搭配合理性,做好各類營養物質攝入量控制,改善患者心境,幫助患者更好的進入睡眠狀態。還需要注意患者不良情緒護理,使患者抑郁和焦慮等情緒得到改善,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臨床治療積極主動性,更好的配合護理人員完成治療和護理,促進疾病的康復,最大限度降低心理問題影響,改善患者治療中睡眠障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接受神經外科住院治療患者,我們建議使用人文關懷及心理護理,改善患者心理素質,提升住院依從性,同時提高神經外科患者的臨床及預后,促進神經外科患者身心康復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謝鵬.醫學人文關懷在神經外科臨床帶教中的作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35):181.
[2] 王曉燕,荊寧.人文關懷理念在NICU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79):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