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張曉龍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顯著提高,人們對生活上的精神追求也越來越重視。人們在生活中不僅僅滿足于產品基本功能、造型美觀上的基本需求,而對于產品的所蘊含的文化含義以及文化價值都有了較為明顯的傾向。全球文化創意產業的飛速發展也讓中國的傳統文化活躍起來,中華民族厚重的歷史文化如同一條蘇醒的巨龍一般,也開始活躍于當代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傳統文化因為文化創意產業的親和性的特點,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喜愛,優美復古的中國風漸漸地流行起來。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讓中國幾千年的文物又蘇醒了過來,讓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活躍于生活的點點滴滴,文物不再僅僅是厚重嚴肅的歷史的見證,更是中國文化一脈相承的載體。在文創產品的發展中,中華文化也隨之得到了良好的傳承與長遠的發展。
關鍵詞:傳統文化;文創產品;社會需求;時代變遷;文化元素
一、文創產品的發展現狀
當前的中國社會,文化創意產業正處于蓬勃發展的狀態。當前中國的文創產品較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之前傳統的文創產品形式單一、價格較高、實用性低、原創類少、文化與產品的結合比較生硬。隨著近幾年的發展,這些不足之處也在逐漸地改變著,雖然沒有徹底擺脫之前的不足,但是發展是需要時間的積累與過度的,相信隨著中國社會對文化元素的重視,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一定會迎來春日。由于國人逐漸意識到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刻蘊含是其他任何國家文化不可取代的,基于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中國人對于自有的本土文化的關注與發掘的熱情也日益增長,國人對待中國傳統元素的熱愛也更加熱烈。中國正在以穩健的步伐走向世界,與此同時,中華文化也深深吸引著國外友人。因此,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產品受到了更加廣大用戶的歡迎。
同時,國家相關部門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在倡導文化傳承的同時,也積極賦予行動。2018年首播的文化創新類真人秀《上新了故宮》就很好地印證了這一趨向。該節目是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制作的一檔形式新穎、傳播文化的綜藝節目。這檔節目聚焦故宮博物院中的文化元素,以明星嘉賓的探尋走訪的形式進行展開,然后聯合設計師針對走訪中提取的設計元素進行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讓曾經高高在上的故宮文化與大眾零距離接觸,讓故宮博物院真正變得接地氣、變得年輕活躍。這檔節目受到了眾人的喜愛,也成功地吸引了年輕一代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關注。以故宮文化創意產品為發展的導向,文化創意設計正在將傳統文化以獨特的設計手法展現在日常生活之中,在新的社會需求和時代背景之下,文化創意產品在快速發展著,并且具有良好的未來發展前景。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文創產品中的傳承
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源是創新與應用的寶庫,蘊藏著中華幾千年來的文明瑰寶。以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為推動力,中華民族得以繁榮昌盛地發展與進步。厚重的歷史所伴隨的傳統文化給當代的中國人帶來了民族自信和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古代的傳統紋案應用于現代的設計產品中不但極具特色,還充滿濃厚的民族文化的味道。中國古代文化中也賦予很多事物以吉利美好的含義,如古時以蓮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以葫蘆象征“福祿安康”的美好寓意、以梅花象征“堅忍不拔”的崇高精神等,而這些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巧妙運用,都將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傳播著中華文化的底蘊。中華文化中的“匠人精神”也是被當代設計師當作職業精神上的追求,中國古代的手工藝人帶著純粹的匠心、懷著尊崇的初心、持著認真嚴謹的態度對傳統的手藝進行著守望與傳承。參觀文物,我們可以感受到來自他們幾百年、幾千年前的堅定信念,他們手下的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震撼著我們。那些珍貴的精神不該被當代的人們所忽視,設計師應該懷揣著這份純粹的初心來嚴謹對待傳統文化,并且通過產品的設計,來傳達包括匠人精神在內的優良的傳統文化、寄托珍貴的中華精神文明。
三、基于傳統文化的文創產品的發展
文創產品的設計范圍包括了:民族文創、博物館文創、器物文創等。他們在取材的范圍上有所不同,但是有共同的發展目標:以新穎創新的方式促進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的發展。在文創產品的設計過程中,設計師要充分了解該文化的根源與內涵,這樣才能抓住核心的內容與合適的載體對產品進行設計。在文創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傳統文化的元素被注入了新的思想、被賦予了結合當代的新的定義,以更容易接受的方式發展著。文創設計采用了傳統文化中的圖案、材料、技藝以及制造方法等元素,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元素與產品的結合,而是以當今的方式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創意產品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承載著華夏兒女濃厚的心理情感,它擔負著文化傳承的重任,也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基于經濟、政治、社會等因素的變化,中華傳統文化在進行著更新,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著傳承與優化。
四、總結
時代的變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質的改變,文化創意產業也進入到了新的發展階段。以文化創意產品為載體的傳統文化更加容易被大眾接受,它們不僅僅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實用性的功能用途,也滿足了人們對于品質與文化的精神追求。通過文創產品,那些沉睡了多年的傳統文化活躍起來,如同涓涓細流一般滋潤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真正地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以一種新的方式被當代人們所接納與傳承。文化創意的腳步不會停止,中華的傳統文化也將繼續以嶄新的創新的方式展現其博大精深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偉偉,胡宇坤,金心,楊曉燕.傳統文化設計元素提取模型研究與應用[J].包裝工程,2014,35(06):73-76+81.
[2]白丹. 讓傳統文化之美在文創產品中“綻放”[N]. 陜西日報,2018-12-15(011).
[3]韓超.“匠人精神”的現在時——文創語境下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文化更新”論[J].創意與設計,2017(05):18-27.
[4]王云,石元伍.傳統文化與文創設計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8(10):126-127.
[5]李莉.從傳統文化文創產品說開去[J].中國測繪,2018(02):55-56.
[6]楊蕊伊.淺談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06):219.
作者簡介:
李欣,出生年月:1996年3月6日,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精確到市):山東省日照市,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工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