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穎
一、激發學習欲望
(一)倍加關愛,喚起學習動機
學困生不僅學習“困”,心也“困”,因此老師一定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如果老師真正將自己的愛心傾注給學生,那么那些學困生就會把老師當作自己的親人、朋友,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如果喜歡和敬佩一個老師,就自然而然去喜歡他所上的課,這種親近和諧的師生關系就十分有利于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困生逐步由“厭學”轉變為“愿學”,直至“樂學”。
2、(二)及時激勵,提高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表揚激勵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比平常高出3~4倍?!鼻‘數谋頁P和鼓勵,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其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學困生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1)1.作業評語多些鼓勵
作業評語是老師和學生進行交流的一種很好的途徑。在批改作業時老師不要吝嗇自己贊美的話,尤其是對學困生,他們更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肯定和鼓勵,恰當的評語能極大地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如“你做得真棒”“進步真快”“你的想法很棒”等評語,一句短短的評語所起的效果有時勝過與學生談一次話。當學困生的作業有錯時,可以寫上:“你能知道這道題錯在哪里嗎?”然后教師再針對錯因對其及時進行指導;作業有進步時,加上幾句鼓勵的批語,鼓勵其繼續努力再接再厲。這樣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堂上多表揚多鼓勵
對于學困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教師要更加注意對他們的評價。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也是教師與學生直接進行交流的地方。課堂上適當的表揚鼓勵,可以極大地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如“你觀察得真仔細”“試一試,相信自己可以的”“你的見解很獨特”,這樣能有效地增強教育教學的活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3.捕捉閃光點及時表揚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碑斠粋€人受到周圍人的賞識時,他的主觀能動性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梢?,在轉化學困生的工作中,教師能正確認識學生的優點,發現其閃光點及時加以表揚鼓勵是極為重要的。
二、抓反復,反復抓,促其飛躍
學困生轉化要溫水泡茶慢慢濃。盡管學困生在轉化中有進步,但由于其思想品德素質、學業基礎的提高還要有一個過程,有時在轉化中因外界因素干擾和心理情緒波動而出現反復時,也不應心灰意冷,要及時找到復病原因。這樣循序漸進,持之以恒,轉化工作才有成效。學困生的心理活動是十分復雜而又充滿矛盾的,轉化工作并非一次就能夠完成,轉化的過程是有反復的,這就要求我們抓住反復點,促其飛躍。如我班李鵬飛同學,喜歡欺負弱小同學,一切以自己為中心,有“霸王”習氣,通過教育本來已經好轉,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又故態復萌,我抓住他的這一次反復,多次跟他談心,鼓勵他多參加有益的課外活動,使他的精神集中到有益的活動上來,減少他調皮搗蛋的機會。在學校舉行的排球比賽中,我有意重用他,發揮他的特長,班級獲得勝利,我大力表揚他。從此,他慢慢地把那些壞習氣為改正了,學習成績也進步很快,變成了一個好學生。
三、加強個別輔導
學困生學習成績差、跟不上教學任務的根本原因是基礎知識差?;A打不好,學習新知識肯定跟不上,時間一長就成了惡性循環,導致不會的知識越積越多。因此,幫助學困生把基礎知識打牢,提高其基本技能,才是轉化學困生的保障措施。
1.加強教師課外對“學困生”的個別輔導
對于學困生來說,讓他們在課堂上把每一節課的知識全部掌握,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課外輔導就成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應抓住以下幾點:一是在課前對學困生進行輔導,為新課學習做好鋪墊。對學困生來說,學習新知識之前,幫助他們把之前相關的知識復習一下,可以為他們學習新知做好鋪墊。二是做好課后輔導工作。一節課的結束并不等于教學工作的結束,課堂教學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對學生作業中所出現的錯誤,老師要更加注意,要再多花些時間和精力,讓學生重現新知識的獲得過程,對學困生未解決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當天的問題一定要當天解決。三是淡化分數的概念。對于學困生成績,教師要淡化分數,讓學困生不再對測試產生恐懼心理。每次單元測試前,是學生最樂意接受知識、最樂意接受幫助的時候。教師可以借此機會穿梭于學困生之間,適時予以點撥,學困生掌握知識的效果非常好。四是測試后為學困生“開小灶”,幫助他們重樹信心。
2.同學之間開展“互幫互助”活動
教師要鼓勵學生相互關愛,相互幫助。一個班級里的學困生如果全靠教師去個別談心、去輔導,是難以有效解決的,最實效的方法是發動班中的優秀生去幫助他們。實踐告訴我們:開展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活動,可以及時地解決學困生遇到的難題。
四、勤于家訪,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
教育學上有個“5+2=0”的理論,大概意思是說周末2天家庭教育的失敗,足以抵消學生在校5天學習所得。學困生由于基礎差等方面的原因,絕大多數存在自覺性差,自我約束能力不強等特點,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對他們的教育要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教育教學質量就會大打折扣,更談不上對學困生的轉化,可見家訪工作的重要性!我們教師要清楚認識到家訪不是去告狀,而是希望家長在家里能做好監督工作,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我們教師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應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選擇學生能接受的教育方法,盡量多肯定學生的進步。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細致、艱巨的工作,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教師要在“愛”的前提下,選擇符合學生實際的方式,時常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持之以恒,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