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睿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主要教學任務是為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使學生養成勤于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進一步增強數學運算能力。在小學階段要打好數學基礎需要老師科學合理的引導,使學生踏踏實實的掌握數學學習方法,教師還要不斷反思教學效果,將各種創新的教學手法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關鍵詞:農村教學;小學數學;教學實踐
隨著新課改和教學理念的不斷改變,農村數學教學模式也在發生質的改變,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完全依照課本將知識口授給學生,還有的教師習慣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作業,通過“題海戰術的方式”來促使學生提高數學成績。這種只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教學觀念是不正確的。我認為教師應該在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數學思維的養成。筆者依據自身多年教學經驗,淺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問題。
一、良好課堂導入,提高學習趣味性
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效率,因為在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自學能力差,學習自制力不強等原因,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課上的學習時間,在課下是很難將知識補回來的。在小學階段的學生還存在求知欲強,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的特征,但也存在注意時間短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在課堂上要增強課堂趣味性,通過合理的課堂導入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眼球,提高整堂課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直觀道具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首先讓每個學生準備兩張紙和一個三角板,然后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大家知道長方形的特征有哪些么?當學生遇到問題會主動思考,然后帶著問題帶領學生尋找長方形特征的答案。首先可以用三角板比一下長方形紙的四個角,不難發現長方形紙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然后讓學生們大聲說出來長方形的角都是直角。然后再引導學生將長方形紙分別沿中線對折,我們就會發現長方形相對的兩條邊是相等的,這樣我們的結論就出來了,可以將長方形的兩個特征寫在黑板上。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探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找學生回答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什么。通過帶領大家親自動手來探索學習數學知識的方法,一定可以加深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知識的印象,還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接下來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聯系實際生活,提高數學實用性
數學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科,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很多知識可以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然而數學也是一門比較鍛煉人的思維的學科。如果學生對于數學認識不到位,就會感覺數學知識很抽象,不能高效的學好數學,學習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因此在教學階段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多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可以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首先為了方便學生理解分數,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介紹一下分數的起源和歷史發展,再搜集一些古人運用分數的資料幫助學生理解。然后老師可以用生活中的實例來帶領學生探索分數的奧妙,接下來給學生提出生活中的問題來引導。去年在夏令營的時候老師給大家發食品,有兩瓶水和四個月餅還有一個蛋糕如何分給兩個學生呢?學生會提出一人一瓶水兩個月餅,蛋糕每人分一半。然后老師借機引出分數的表示方法,一人分一半我們用分數表示的話就是二分之一,如果三個人分這個蛋糕的話,那每個人分到的就是這個蛋糕的三分之一。這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重點。
三、設立學習小組,提高學生互動性
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疑惑和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會嚴重影響學習效率。因此我提倡可以采用設立學習小組的方式來加強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學好數學需要大家相互合作,共同探討,增強溝通,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形成一種競爭關系,互相促進小組之間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生活與百分數”這一節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分組討論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有哪些方面會用到百分數,讓大家舉出相關的例子。然后老師給大家講解百分數的意義,以及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然后告訴大家百分數的讀法,以及經常出現的錯誤有什么。最后列出一組分數,讓大家小組之間談論如何將這些分數轉化成百分數的形式,然后找小組成員回答,回答不準確的,老師要及時指出錯誤,對于表現積極的學生,給予學生表揚。
綜上所述,在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反思教學效果,不斷革新教學方法,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實踐,保證學生學習效率,采取靈活合理的課堂導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教師要將復雜的數學理論通過練習生活中的實例來幫助學生理解,深化數學知識的實用性,老師還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交流促進學生之間合作學習,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
參考文獻:
[1]張蘭珍.立足教學實踐?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反思[J].名師在線,2019(28):68-69.
[2]袁淑娣.基于生活化教學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J].小學教學參考,2019(26):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