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物理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情況,根據大綱和教材要求,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貫徹素質教育思想,科學合理有效運用教學方式方法,依據課程內容的豐富性、邏輯性等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有效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發展學生能力和智力,認識世界,掌握正確的方法和知識,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品質,培養學生實踐、思維創新等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初中物理;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8-003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8.031
物理課程標準指出:物理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要想使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得到充分發展,我們教師就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是廣大教師積極思考的主要問題。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探索,簡單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體會。
要想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教師必須明確新課程理念內涵,提升自身業務素質,結合學生日常生活,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參與、積累知識、發現思考,形成思維,透過物理現象學習了解物理知識,構建物理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物理能力和自主學習的品格。例如,在教學一些物理定理或規律時,為引起學生注意和興趣,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物理學家的故事,如牛頓發現了地心引力,增強趣味性,吸引注意力,讓學生牢牢記住所學內容,提高對初中物理的興趣,創建出高效的物理課堂。
新課改倡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知識聯系生活,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教師根據學生當時的情況或知識內容,精心設計課堂導入,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聯系物理知識,讓學生重新思考生活經驗中的物理規律,結合要講的知識,設計帶有引導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巧妙導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使其了解物理世界,有效掌握物理知識,提高效率。例如,在教學“摩擦力”一課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興趣特點,采用實驗法——以一個塑料袋提起玻璃瓶的實驗引入。具體過程是:塑料袋套在上下開口的玻璃瓶內,往塑料袋中灌入紅色液體,啟發學生認真細心觀察,發現此時塑料袋和玻璃瓶內壁緊密接觸;然后提起塑料袋,這時學生提心吊膽,擔心玻璃瓶滑下來摔破,事實證明沒有摔下來,得到實驗結論:玻璃瓶套在裝滿水的塑料袋外并不會往下滑。最后由實驗結果啟發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和探究:(1)玻璃瓶受到什么力的作用而不掉呢?(2)產生這種力的條件是什么呢?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分組討論和發表自己的意見,使學生快速積極進入物理學習狀態,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所學的物理知識,提高物理素養和培養物理情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物理教學中要創建高效的物理課堂教學需要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深化理解,在基本的物理知識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豐富知識面,掌握相關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學會融會貫通,通過物理規律讓學生學會自己總結知識點,從更深的角度掌握所學知識,學以致用,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最多的教學任務,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學習完“聲音”的內容后,教師可向學生拓展相關噪音的內容及如何預防和防治噪音污染,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播放一段優美動聽的歌曲和一段機器工作時發出的巨大轟鳴聲,通過對比感受噪音;然后改變同一段聲音的音量,讓學生體驗、感受和領悟形成噪音的條件;最后聯系實際生活組織學生暢談自己身邊的噪音和怎樣防治噪音污染,徹底掌握物理知識,提高能力和效率。
在物理教學中要遵循學生認知發展規律,重視知識的教學,有目的地組織教材,研究教法,運用各種方法手段,優化教學過程,使學生在獲取知識中掌握研究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開展學生智力、培養創造型人才,又要使學生形成問題意識,注重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認知水平和課堂時間安排改進實驗,彌補實驗不足,運用一定的教學理念和手段吸引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就要適當增加實驗數量,嘗試讓學生自己去操作實驗,并有效進行指導,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熱情,增強實驗結果的說服力;也可有效利用投影或錄像對實驗過程精確演示,營造活躍的氛圍,創造和諧溫馨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整個實驗中能深刻理解實驗過程,加深理解物理知識,培養學生的研究精神,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教師必須不斷探索、創新、改進,從激發興趣、精心導入、豐富內容、改進實驗、優化過程等方面努力,創造高效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好軍.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6(20).
[2]潘喬.核心素養背景下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14).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董相鵬(1978.3—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