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成
[摘 要] 目前,初中文言文復習普遍存在課堂低效的問題,如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知識遷移拓展不深入等。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學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識不夠系統。因此,在初中文言文復習階段,巧妙利用思維導圖為復習課注入新的活力很有必要,這樣也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復習的效率。
[關鍵詞] 思維導圖;文言文;復習;有效
文言文成了學生“最難啃的骨頭”,特別是一到復習階段,學生更是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如果將思維導圖運用到文言文復習課中,一定能有效地提升課堂效率,讓文言文復習課變得生動有趣。
初中文言文背誦篇目較多,有的課文篇幅較長,不易背誦。在復習階段,如果教師逐一檢查并更正,勢必會耗費過多的時間。但是,讓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梳理文章結構,就能使學生的記憶更加牢固。
在復習《出師表》一文時,最難的就是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可以說能背誦全文的同學全班找不到幾個。因此,幫助學生明確文章的一條主線“此誠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關重要。圍繞這條感情線,學生梳理好作者的行文思路,繪制好思維導圖,再在旁邊加注上關鍵的語句,作為背誦標記,學生背誦全文就容易多了。如此一來,“難關”攻克了,學生就可以舉一反三,其他的一些文言文篇目背誦起來也就更加自如了。然而通過繪制思維導圖記憶文言文篇目并不等同于死記硬背,更多的是將作者的行文思路及寫作意圖內化于心,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圖像記憶要比單一的文字記憶更加直觀、有效。因此,我們可以把晦澀難懂的文言字詞等知識轉化成思維導圖進行記憶。在復習中,學生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為《桃花源記》繪制思維導圖,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學生自主在課本中找出要整理的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內容。
2.小組合作共繪思維導圖。小組成員對思維導圖進行分析和補充,修正不合適的地方,形成小組的最終成果。
3.全班歸納總結,適時問題拓展。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語文教學必須牢記葉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這一核心就是要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思維導圖為學生梳理和壓縮了課文知識點,把學生頭腦中隱性的知識顯性化,讓學生的學習看得見。如《曹劌論戰》中對曹劌和魯莊公的人物形象把握就是復習的難點,應該先梳理課文脈絡,找出人物對話的重點語句,尤其是要品讀曹劌的見解;然后從句子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梢钥吹竭@樣的思維導圖集知識性、實踐性、趣味性、獨創性于一體。它是學生自己動手整理創造的成果,是學生自己的智慧結晶,體現了學生的創造力。
俗話說:“得閱讀者,得中考?!爆F如今,中考題中文言文閱讀的比重在不斷加大,題目由課內不斷向課外延伸。其實重點考查的還是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運用思維導圖,鼓勵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幫助學生系統了解文言文??碱}型及解題思路,會使學生解題時能夠有規律可循。
1.教師精心設計復習提綱,明確提出復習目標,嚴格把握復習進程,注重字詞和句子的積累。
2.引導學生分類繪制同一主題類型的思維導圖。如刻苦學習方面——《送東陽馬生序》《黃生借書說》;謫居失意后的曠達樂觀胸襟方面——《記承天寺夜游》《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學生還可將現實中的事例用不同的圖形繪入思維導圖中,為自己解題提供更廣闊的思路。
3.教師繪制有針對性、典型性的思維導圖存儲在云端,學生可隨時下載查看,以規范解題模式,并逐步掌握典型的解題技巧,形成解題規律、解題思想,提高解題能力。
思維導圖為初中文言文復習開啟了一段全新的旅程,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為學生儲備了完備的文言文知識,提升了學生的文言文綜合閱讀能力,使得文言文復習課變得鮮活靈動起來。
參考文獻:
[1]托尼·巴贊.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第二版)[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4.
[2]歐陽蘋果,陳清.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8(3):18-19.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