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質量的“重彩”,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是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文有文眼,詩有詩眼,一堂閱讀課也有它的重心,其中重點段教學是閱讀中的心臟部分,它落實的好壞直接影響語文教學質量。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提出新概念教學中的一種閱讀重點段教學模式“以點帶面,打造閱讀高效課堂” 。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8-014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8.137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研究過程中我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從教材入手,找準“點”,包括語文重難點,教材的特點和語言文字訓練等。二是從教學思路入手,主要教學策略:練習設計(導思)—質疑問題(導疑)—合作交流(解疑)—深化創新(導創)。其特色在于抓住一課重點段中的各種“點”大面積訓練,帶動對全篇課文的理解和語文能力的培養。
在確立一課的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思路要始終圍繞這個“點”,通過各種形式的訓練突出難點,深化難點,以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一般一篇課文重點段都有它的關鍵句子和句語,抓住關鍵句展開教學,達到“形散神不散”的效果。在導讀過程中我并不獨立地進行詞句訓練,而是僅僅抓住詞與句的聯系,釋詞為了更好地理解句子,使句子又能更深入地理解詞義。
所謂“特點”即一篇課文的突破口,它可能在課題中,也可能在開頭或是結尾,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字或詞。我們在不斷挖掘教材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每篇課文都有自己的“文眼”,抓住了它,全文便生動起來,這是教材本身的特點。
如《飛奪瀘定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抓住課文特點,質疑問題,細讀精讀,討論交流,活讀深化,遷移延伸。首先巧妙地從題目中的關鍵詞語“飛奪”切入,并從關鍵詞語設問,帶出課文情結發展提綱(起因、經過、結果),即提供了一次填詞語句子的機會,又延伸為主要內容的概括,展現了敘述順序,提出了分段依據,并歸納為指導學生。由“文”生疑,因疑求學,發揮學生質疑問題的能力,由被動地學轉化為主動地學,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中的主人翁精神。這種方法既可配合其他教學,又可獨立運用。
語言訓練點的教學設計通過對教材的挖掘,尋找語言訓練點,展開教學,使學生“舉一反三”,培養語文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學會科學地閱讀思考的學習方法。語言訓練式是圍繞語言文字知識,掌握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方法和規律,增強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這種方式涉及面很廣,主要是抓好兩點:一是主要突出教學重點、難點和教材的特點;二是主要突出年段訓練的重點。它包括對語言思維的訓練,語言調理性的訓練,語言情趣性的訓練,語言概括性的訓練,語言具體性訓練,語言準確性訓練,句子形式訓練的教學設計。
教師讓學生變換句式,為句子比較創造條件,而比較則是掌握語言特點的基本方法之一。這樣便可以使學生在比較過程中,既理解了作者遣詞造句的功能,又較好地掌握了一些基本句式的特征、用途、語言及修辭效果。用此方法進行訓練,能使語言訓練、思維訓練、情感熏陶有機結合,從而增強語言訓練的綜合功能,保證語言的最佳效果。通過這種句式的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從而能夠準確地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感情。
有目的地選擇語言逐字訓練點進行練習,能培養學生用詞用句準確性,體會不同的句式所表達的不同感情效果。合作交流是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精讀解疑,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交流信息。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及時點撥反饋,歸納總結,形成系統知識,做到“扶、放、收”自然結尾,直到讀懂為止。
深化創新就是活讀階段。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遷移導創,走出教材,適于實際;讓學生求導創新,大膽改變原有情節,提出假設。
這階段可以放手讓學生去寫,學會用文字表情達意,大力訓練閱讀遷移能力和閱讀創新能力,實現文本向實際生活的遷移。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可以說,也可以續寫故事內容。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養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這才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教師應該大膽利用這個“例子”開展多項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全文的重點段及文眼落實到位,就如打好百層高樓的地基,其余內容一點易通,課堂生命力和我們一直追求的課堂效率就有了歸宿。
在幾年的教學研究和實踐中,我自己初步形成了閱讀課文中重點段教學的基本模式,但對此教學模式的實踐僅是個開始,還有很多地方還要進一步完善。我們要從實際出發,逐一加以規范,使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更高效。
參考文獻:
[1]孟振花.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16(7).
[2]陳榮貴.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小學語文誦讀方法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4).
[3]何玉秋.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軟件:電子版,2016(10).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田紅燕(1971.3— ),女,漢族,甘肅瓜州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