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鋒
【摘 要】 當前我國的應試教育逐漸退出教育舞臺,素質教育逐漸發展,高中的課堂教學也面臨著改革需求。作為高中生必修的主干課程,數學不僅關乎學生的高考成績,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也有著重要作用。新課程標準出現,新的教育形勢下怎樣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課程質量是廣大數學教師共同思考的問題。文中淺析了當下數學課堂教學的一些問題,結合現狀提供了幾點教學辦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 新課程標準 ?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問題建議
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升學高考,而數學作為高中的主要課程,其成績高低對學生的高考成績有著決定性影響,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提升數學的教學水平是一線數學教師們一直以來十分困擾的問題。新課程改革帶來的效果是顯著的,在一段時間的施行之后,我國的教育有了新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認,新課程改革要求下仍有一些問題沒能解決,總體的發展腳步也受到影響。
一、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
1. 教材問題
高中的數學教材從新課標改革前就存有許多問題,新課程標準的應用解決了一些,但仍然需要更多的改進。新課程標準對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教材中的知識版塊重新排布調整,符合學生的學習方式,但是內容上不很合理,仍然影響著課堂的教學,并對自身產生負面效應。另外,新教材的編寫對原有教材的部分內容作出了刪改增添,于是高中階段的數學教材上不僅有基礎性數學知識,還有探究性的數學問題。應當明確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成績,也是讓學生在良好環境氛圍中更多的學習理解數學學科,鍛煉自身思維能力,發揮出自身的人生價值。
2. 教學方式問題
雖然有了改革需求,但是基層地區任然沿用了原有的教學方式。教師負責講解,學生負責筆記聽講,整體的授課學習方式較為被動,增大了教師的工作量,也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全面發展的綜合培養理念相悖。許多教師認為學好數學的主要方式不僅限于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后的刷題聯系同樣不可缺少,題海戰術雖然一直被人們詬病,對于學生回顧鞏固知識點卻十分合適。顯然數學的學習離不開做題聯系,但是過度強調習題重要性,一味增大學生任務量并不合適,浪費了學生的精力時間,更挫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3. 不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新時期學生的教育培養要向著綜合的方向發展,除了堅實的知識基礎,思維的創新也要引起教師重視。高考制度短時間內不能改變,學生面臨升學壓力,教師也有繁重的教學任務,因此忙于跟緊課程進度常常會忽視對學生思維意識的鍛煉引導。課上處理例題、習題,簡單問答之后就會直接公布答案,思路沒有充分引導,方法也沒有拓展深入分析,學生記住了題目的答案,在遇到同樣類型的題目仍然毫無頭緒,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受到了限制。新課程要求正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因此不少教師選擇小組學習的方式來完成數學教學,這樣的方式雖然能幫助學生更全面的理解問題,增進交流,對課堂氛圍和學生的合作能力卻有較高的要求,如果討論中學生缺乏熱情,不愿參與,基本的流暢溝通都不能實現,也就不能提及互幫互助,共同探討學習問題,仍然沒能改善刻板的教學方式,對學生成績和學生思考能力也沒有明顯幫助。
4. 教師過于依賴輔助設備
新的課程標準建議教師在課堂中多使用信息設備來完善教學活動,豐富充實課堂內容,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所學知識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部分教師發現了信息設備的便捷優勢,只需要事先做好課件,上課按順序播放即可,既不需要繁瑣的抄錄準備,也不需要在黑板上奮筆疾書,所以許多教師從抵觸到接受信息設備作為課程教學的輔助。但是許多教師過于依賴信息設備,使課堂教學陷入了新的誤區,幻燈片的播放較快,學生們沒有額外時間去筆記理解上面的內容,頁面已經切換成了下一頁。并且簡單的形式省去了教師查找資料深度探究的過程,教學內容容易浮于表面,缺乏探索深度,學生只能學到皮毛,沒有深刻的理解,仍然不能靈活的應用課上所學處理問題,完善自己。
二、對高中教學的建議對策
1. 改變課堂教學理念
原先的教學方式不能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條件,并且限制學生的自主意識,挫傷積極性,教師把控課程進度,學生的培養定位模糊。新課程標準成為教育主流趨勢后,教師在數學課堂中應當明確好學生培養的目與方向,尊重學生的觀點,課程的節奏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同時變換教學形式促進學生積極性提升,真正融洽課堂氛圍,實現師生合作共同前進。教師在講解問題時點出方向,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探索,在嘗試的過程中不斷回顧所學知識,拓展認知應用。對于課后任務的布置,教師要合理安排,既能讓學生鞏固知識,又不會為學生增加過重的負擔。對于任務中的問題要及時解決,總結易錯點在課堂上進行分析,優化教學方法,提升效果。
2. 合理利用教學設備與資源
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做題和分數,而是真正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的原理知識,用數學的思維能力改善實際生活,這也是一直以來教育的呼聲和要求。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利用教學資源設備,為需要講述的知識營造出合適的生活情境,便于學生學習,更能使學生意識到知識的應用價值。數學的學科性質不能擺脫抽象枯燥,合理應用資源設備能夠淡化學習過程中的乏味感,集中學生注意力到課堂中,吸引學生共同參與,在愉悅的氛圍中教授和學習。
3. 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為教師教學帶來了更多壓力和要求。教師本身要提升教學質量就要從提升自身能力入手,除了強化學科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水平,也要學習信息設備的使用和基本操作,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課件,更好的展現知識內容才能提升教學和工作效率,取得良好成果。
三、結束語
高中數學教學在新課改形勢下迎來了新的挑戰,雖然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但是仍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中教師要積極提升自身能力,認清學生的課堂定位,在合理范圍內用多媒體設備充實自己的課堂內容,以此營造良好氛圍,吸引學生積極學習,提升教學水平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佳琪.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常見問題和對策[J].魅力中國,2014(05).
[2] 陳武.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問題分析及其策略[J].文理導航,2015(26).
[3] 顧海燕.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