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斌
摘 要: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一直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由于老師對作文教學的認識不足,使作文課堂教學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影響小學生作文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影響學生對作文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有效方法
在過去的語文作文課堂教學中,老師受認識和教學理念的約束,在作文課堂教學中,只是一味地給學生講解寫作的技巧與方法,導致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率一直不高,學生興趣淡漠,使語文整體教學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同時還浪費了小學生的精力與時間,更不能使學生習作的能力得到提升。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教育教學也在相關制度的推動下,進行不斷改革與完善,家長也對小學的教育教學關注重點,從過去單一的成績論、高分論,轉向對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關注。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與核心要素的作文教學,就成了越來越受關注的教學內容。在新課標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深入的當下,為了小學生能受到高質量、高水平的作文教學教育,老師應該如何運用新形勢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模式及方法,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資源,對小學語文作文進行有效的教學呢?
一、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多多閱讀,充分汲取寫作的營養
事實證明,要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真正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和能力,閱讀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主要途徑,甚至可以說是捷徑,因為閱讀既能讓學生收集、積累很多語言素材、故事素材,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老師,要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不是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嘛,讓學生多閱讀不僅可以開增長智、開拓視野、陶冶情操、培養情懷,還可以使學生潛移默化地領悟作者遣詞造句的方法,以及作者觀察生活的方法和思維活動。當然,值得注意的是,老師所提倡閱讀的課外書,先要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出發,進而是讀名著,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充分汲取寫作的營養,離不開素材的積累。素材的積累老師只能給出方向,要讓學生自己去找。所以積累的材料要注意典型、準確、記牢,要強調用腦記,要背,不能光靠筆記本。在這樣廣泛閱讀和豐富積累的基礎上,學生寫作文就容易多了。
二、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教學,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興趣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老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中的真情與趣味,為學生作文內容的豐富性打基礎。因此,小學語文老師要定期為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描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抒發自身感悟到的真情實感。比如,組織學生參觀科技館、博物館,走進大自然等,讓學生感悟自然、親近生活等。當然,在遇上一些節假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母親節等時,老師也可以此為題,開拓學生思路,引導他們為父母或者同學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或者節日賀卡,讓學生體驗親情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情誼等。這些平凡簡單的生活一旦學生用心去感受了,它就會變得多姿多彩,使他們的作文也情深意厚。長此以往,學生就學會了體味生活中的美,他們的作文就有了血肉,有了情感。還有,在教學中我們發現,老師的評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寫作興趣,所以,老師在作文批閱上要注意多從正面進行評價,多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還要指出學生的作文好在哪里,這樣有利于學生在文章布局、遣詞造句等寫作手法方面得到提高。
三、鼓勵學生多練筆實踐,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作文學習與生字詞以及課文的學習其實一樣的,是要學生通過反復的實踐、練習,才能使學生對作文寫作產生興趣,也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和積極性。我們知道,小學生由于年齡的關系,他們的生活經歷相對較少,也沒有豐富的寫作素材,為了豐富學生的寫作經驗,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老師就要在語文作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多多練習,進行寫作實踐訓練。比如,讓學生學會記日記,把當天發生的事,在學習中遇到的趣事進行描寫,也可以引導學生抒寫閱讀的感受等。當然,學生還可以把自己當天的心情和學習效果記錄下,關注自己的成長,讓學生學會監督自己,促進自己不斷成長。只要老師能結合作文教學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訓練,不但能培養學生堅持寫作的習慣,還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和寫作能力。
總之,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需要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在豐富的材料積累的基礎上,展開閱讀和寫作積累,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訓練和寫作訓練,掌握語言文字的表達技巧,才能在不斷的寫作積累過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費秀芬,何萬國.由一堂課引發的對小學語文作文講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5).
[2]盧紅英.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應注重“讀寫結合”[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4(3).
[3]劉紅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J].快樂閱讀,2013(36).
作者獲得的榮譽:甘肅省農村骨干教師,甘肅省天水市優秀美德教師。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