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慶財
【摘 要】 隨著互聯網及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yè)的廣泛運用,教育信息化也逐漸走向科技的軌道。建設智慧校園,實現學校的智慧化服務,已成為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育人,已成為構建或者探索智慧校園的一個方向和指引。智慧校園建設勢在必行,智慧校園創(chuàng)建模式的健全、科學有效也成為人們關注的內容并逐步落實到實踐中去。本文將通過智慧校園的特征、智慧校園建設的目標和意義以及智慧校園的具體應用三個方面談談筆者的看法。
【關鍵詞】 信息化建設 ?智慧校園 ?網絡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國家將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fā)展整體戰(zhàn)略,指出智慧校園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的一體化環(huán)境,以各種營運服務系統為載體,將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的融合。智慧校園的建設,以優(yōu)化校園管理、決策與服務水平、促進職能部門之間交互協同、提高工作效率。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規(guī)劃中,浙江大學提出了建設一個令人激動的智慧校園,這幅藍圖描繪的是無處不在的網絡教育,融合了創(chuàng)新的網絡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務治理,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安全、穩(wěn)定、環(huán)保、節(jié)能。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已成為當前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智慧校園建設就是一個值得探討與研究的領域,加強智慧校園建設對于促進教育信息化發(fā)展具有較大影響。
一、智慧校園特征
當前,全國各個學校都在創(chuàng)建智慧校園,可謂是如火如荼。據最新數據預測,截止2020年,全球將有310億個互聯設備聯網工作。屆時,人們將體驗到連續(xù)的無處不在的互聯網。談到智慧校園,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一個數字化的平臺,是令人神往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也是充滿神秘的知識領地,手機開門、手機借書、手機考勤,臉部打卡,在線教育,一個個新概念如雨后春筍般,人們不斷接收著從全國各地傳來的智慧校園更新的消息。
智慧校園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1)網絡無縫互通。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下,智慧校園可以支持所有的軟件系統和硬件設備的連接,并且能夠快速傳遞感知到的信息。(2)開放學習環(huán)境。由于智慧校園的信息容量大,學校環(huán)境也面臨著從“封閉”到“開放”的轉變,學生將沖破教科書的限制,更為充分地享受多元化的學習資源。(3)師生個性服務。智慧校園的各個功能都以其個性服務為理念,旨在幫助師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實際需求。
二、智慧校園建設的目標及意義
從整體角度來看,智慧校園的建設目標是構建一個智能化且高效運轉的校園系統。首先,它需要促進人與人、人與信息系統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方式更為智能化,讓整個校園的運轉更為靈活自如;其次,它需要滿足人們快速獲取信息的需求。尤其是快速、準確地獲取校園中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以實現學校決策的科學化和管理的規(guī)劃化。
智慧校園的建設和發(fā)展,是現代教育改革的趨勢所在。加強智慧校園建設,對于教育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創(chuàng)建信息化推廣平臺最重要,建立有效鏈接,把教育資源,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推廣使用,便于學生選擇,滿足了學生個性發(fā)展需要,因此多媒體平臺建設成為創(chuàng)建的第一步,它將為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及提升課堂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建立學生評價體系軟件,對教育而言,智慧教育要全面衡量學生的發(fā)展。傳統的評價,分數為第一指標,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發(fā)現這樣的衡量有些偏差,需要對學生全面素質的考察,才能充分衡量學生的整體發(fā)展水平;第三,為全校師生生活服務,比如電子水卡、電子簽到、電子支付等,增加生活實效性;第四。增加裝備設施,建設強有力的網絡,智慧校園信息化投入落實可行性,能完善網絡的運行維護和不斷更新的需要,能充分實現資源共享,使教學、科研、管理、生活與社會多方位融合,創(chuàng)建門戶網站,達到智慧校園建設最終服務學生和教師發(fā)展的終極目的。
三、智慧校園建設的具體應用
1. 智慧校園搭建家校橋梁
智慧校園對于家長而言,一方面可以及時了解學校的動態(tài),例如:學校的各項重大活動,比如開學典禮、運動會、家長會、學校面向社會開展的活動等。家長可以足不出戶就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學校的動態(tài),如考試成績、上課有無缺勤情況、學習進度等,讓家長更放心。通過網絡內外聯通,家長和教師之間可以在第一時間相互溝通,了解孩子的情況,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教育“上傳下達”的層級結構,很好地將校園文化建設、家校協同、校園管理、智慧校園實現了移動集成,提升了校園的信息化服務水平和能力。
2. 智慧校園助力班級管理
在學生管理中的應用,能夠記錄學生的上課考勤情況,有助于學生期末的考勤考核;能夠記錄學生的班牌信息、選課情況、社團信息等,對在校的學習生活具有詳細的記錄。與“互聯網+”相結合后產生了許多的數據,通過智慧校園平臺將數據傳輸到各個部門,利用互聯網技術將信息數據集合分化,為能夠隨時隨地提供智能化服務提供支持。
3. 智慧校園促進教師成長
教育信息化在教師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安排和教學管理。例如:學生的考勤狀況、學習評估等。這些項目可以讓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更加方便快捷。一方面,可以應用于發(fā)展平臺、教學資源的開發(fā)中,以便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隨時取用教學資源,并可以隨時修改、更新;另一方面,可以用于管理教師的成長發(fā)展,形成教師成長空間,其可以記錄教師的培訓情況和考核情況等。
四、結語
當前,智慧校園的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而實現智慧校園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將是一個非常的漫長的過程。因此,它需要學校管理者和智慧校園的建設者提高重視,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統籌規(guī)劃、逐步實施,將智慧校園的建設工作日趨完善,以滿足教學過程中對信息資源的需求和師生對信息化服務的要求。
智慧化校園創(chuàng)建方面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信息化平臺內容有待系統,有待整合,我們要建立信心,科學管理,積極更新,充分發(fā)揮合作共享的精神,借用外部經驗和兄弟單位的優(yōu)勢力量,提升智慧校園的創(chuàng)建水平,建立科學有效的智慧校園,面向教師,面向學生,面向課堂,在流動和分享中創(chuàng)造更大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 孫亞楠.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策略[J].數碼設計(上),2018(6):277-278.
[2] 賀鑫.智慧校園環(huán)境下校園一卡通平臺建設實踐[J].商情,2016(5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