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龍英
【摘 要】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推動了新媒體進步與創新,新媒體的發展符合時代的發展需求,且具有別具一格的發展優勢。在此大背景下,縣級電視新聞編輯記者必須立足當下,優化創新,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發展潮流前進,為大眾創作新穎、個性化的電視新聞,以此為大眾提供優質的新聞服務。
【關鍵詞】新媒體? ?縣級電視臺? ?新聞編輯記者? ?創作方向
電視新聞是整個廣播電視節目體系的基礎節目之一,同時也是推進廣播電視節目發展的前提,是黨和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縣級電視臺日常工作的開展中,采編工作占據了重要的一部分。在社會現代化的發展中,對于縣級電視臺新聞編輯記者的采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聞編輯記者創作發展現狀
1.編輯記者整體素質、業務能力低下。編輯記者在工作的過程中存在一定認知誤差,例如:有的記者會認為縣級地區的新聞機構發展覆蓋面小、影響度低、規模小等,同時,相比省級電視臺,縣級電視臺的個人發展、福利待遇偏差,這些因素影響著記者的工作積極性、責任感以及敬業精神,使得許多編輯記者都陷入了思想誤區,嚴重影響著工作的有效性。
許多新聞編輯記者并非是相關專業畢業進入縣級電視臺工作的,有的是從其他單位調入,也有的是轉業進入新聞行業,對此,許多編輯記者的專業知識十分匱乏,由于缺少理論基礎,導致許多編輯記者在報道中,會出現語言缺乏吸引力、內容空洞、缺乏重點、缺乏邏輯性的現象。
2.編輯記者編輯方法滯后,缺乏人文關懷。縣級電視臺一般只有十幾名編輯記者,主要編輯新聞內容,報道內容主要是領導訪談、會議新聞、領導活動等,其中經濟新聞、群眾性和反映性新聞報道較少,因此,新聞報道缺少對于貼近群眾生活事例的關注,缺少人文關懷。同時,在編輯過程中,大多數的文字編輯、編排缺少美感,過于單一,還會出現錯別字的現象,影響了新聞的鮮活度。
伴隨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對于資訊的需求也不斷增多,然而,作為基層主流媒體的縣級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發揮發布消息、宣傳政策、上傳下達的作用。對此,如何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提升編輯記者的創作創新能力,更好地完成新聞編輯工作,為大眾提供優質的新聞服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編輯記者創作發展新方向——創新發展
1.更新思想觀念。針對上述縣級電視臺發展特點的弊端,編輯記者必須改變自身的思想觀念,端正個人的行為態度,秉承熱情、積極的心理態度對待自身的工作崗位,以做一行愛一行為工作理念,將自身的工作職責落到實處,從長遠的角度看問題;同時,必須加強個人專業知識的學習,夯實基礎,并聯系實踐經驗,轉變思維,創新創作風格,與時俱進,發揮個人的主動性、積極性,有效完成崗位工作。對此,電視臺必須針對編輯記者開展定期培訓,有條件的可以安排記者去上級機構學習或者進修,學習先進知識和能力,提升編輯記者的專業能力、業務能力。
2.掌握主導價值與輿論導向,創新創作風格。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改變著社會價值觀念。對此,新聞編輯記者必須掌握核心價值觀,以此為理念展開報道,掌握現下主流價值和輿論導向,以全新的創作形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給大眾帶來全新的新聞觀看體驗。
首先,編輯記者必須具有人文關懷,在采編、報道中都需要貼近大眾,貼近實際生活,了解與掌握大眾的需求與喜好,在保證新聞準確、公正、客觀的基礎上,根據個人采編方式與特色,聯系新聞的專業性、趣味性,創新創作方式,激發大眾對新聞的興趣,是確保采編效果提升的重要保障。
其次,采用新穎、靈活、個性化的采編方法。就內容來說,將時政要聞作為重點內容,同時加強民生問題、深度新聞的動態報道,增強新聞報道的信息量。不論是對于什么類型的新聞,必須抓住重點、精簡內容、合理控制時間,而對于民生新聞,可以根據大眾當下的需求對應報道,為大眾提供發表意見想法的平臺。同時,新聞節目的主要內容必須關注民生、貼近大眾生活,促使新聞具備本土化的特點,變成大眾與縣級干部愛看、想看的新聞。
最后,創新采編方式。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審美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解讀式、說教式的新聞報道方式已然無法滿足當下人們的需求,對此,編輯記者必須創新采編方式。在社會現代化發展的當下,編輯記者必須以開放的心理狀態,洞悉時事發展,掌握大眾需求,與時俱進,以現代化的獨特、新穎、靈活的思維開展采編工作,促使新聞報道更具吸引力。采編方式應該具有創新的特點,才能滿足廣大受眾的閱讀喜好,帶來更多的受眾群體。
3.利用新媒介創新新聞報道方式。時代的迅速發展,各種新媒體形式應運而生。由于縣級電視臺發射信號射程有限,而新聞節目的播放受到時間的限制,錯過了時間或者離開縣城難以獲取最新報道消息,導致新聞的價值無法有效發揮,同時也會影響編輯記者的積極性。對此,編輯記者可以通過微博、公眾號、網站、小程序等方式傳播新聞,這樣不僅不會受到時間地域的限制,還能夠將新聞的傳播效果發揮到最大值,使得大眾在有局域網、無線網的地方便能夠獲取新聞,有效提升了新聞報道的傳播速度、傳播范圍以及提高了群眾的參與度。
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電視新聞媒體將會受到巨大的影響,新聞記者的思想觀念應該更新,認識到傳統媒體的優點與缺點,尋求新的發展出路,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性的地位。新聞記者應具有充足的自信,心理素質顯著增強,運用新媒介來創新新聞報道方式,學習更多的新媒體知識,自我認知能力也需提升,將各種真實的信息第一時間傳達給受眾。因此,電視記者為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發展,應該打造多能型的記者形象,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尋找出新的出路。
三、結語
現代化社會發展的當下,編輯記者必須實現個性化、靈活化的發展,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掌握采編技巧,創新采編模式,將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新方法、新思維、新理念置入編輯工作中,推動創作工作的創新發展,從而為大眾提供優質的新聞服務。
【參考文獻】
[1]儲昭宏. 淺析新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編輯技術[J]. 西部廣播電視,2017(22):45-46;[2]朱文珺. 新媒體背景下電視編輯的變革與發展[J]. 傳媒論壇,2018,1(07):49+51;[3]陳東. 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新聞采編新觀[J]. 中國傳媒科技,2017(0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