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以S鎮中心幼兒園大班階段留守兒童為調研對象,嘗試使用配對t檢驗統計分析方法,以一個學年為調查期,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導進行評分并對該學年前后留守兒童個人素質提升的有效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配對t檢驗;留守兒童;有效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C912.6?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6-0015-02
一、評價方案的構建
1.評分對象
3-6歲階段留守兒童;隨機抽取30名兒童。
2.評分標準
我們對幼兒進行“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全面地評價,可發現幼兒的不足并及時改進達到促進幼兒均衡發展的目的。參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制定定量評分標準,各評分項評分值如表1所示。
3.分析工具
Minitab軟件。
二、評價方法的應用實例
1.評價對象
以S鎮接受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關懷的大班年級組留守兒童為評價對象,隨機抽取35人進行數據采集。
2.評分規則
以一個學年為期限,使用1.2評分標準分別在2017—2018學年對評價對象進行考核打分,具體分數值如:表2所示。
3.數據分析
將表2數據輸入Minitab軟件,調用配對樣本的檢驗模塊進行數據分析;軟件分析結果如下圖。
4.數據統計分析結果
(1)在顯著性水平為0.05時,均值之間存在差異。配對差值的均值小于零。
(2)置信區間:通過估計樣本數據的均值差值量化與之相關的不確定性,可以95%確信實際差值介于-15.474和-11.612之間。
(3)差值分布:比較差值與零的位置。用于在解釋檢驗結果前查找異常差值。
5.結論
從minitab軟件分析結果來看,該學期前后35名留守兒童綜合素質評分顯著提升。
三、配對t檢驗在關愛留守兒童有效性評價中的應用展望
配對t檢驗的統計分析方法在關愛留守兒童有效性評價中的應用,取得了預期效果。此方法可有效解決體系效果評價的問題,有利于發現留守兒童的不足并及時改進,保障了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持續推進,可以采用此方法定期對學校和教師進行考評。
參考文獻:
[1]周宗奎,孫曉軍,劉亞,等.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2]江榮華.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現狀及對策[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
作者簡介:龔娟(1985—),女,安徽阜陽人,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