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我們環境監測預報工作的發展歷程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并分析了環境監測預警在重污染天氣應對中的作用,最后結合近年來我國環境監測預報體系建設與發展成果,就環境監測預警在重污染天氣中的啟示與思考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幾點筆者個人建議與看法,希望能夠從理論層面上為我國環境監測預警工作的發展提供一點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環境監測預警;重污染天氣;作用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8-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8.081
Study on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in response to heavy pollution weather
Zhao Liangliang
(Baod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Baoding Hebei 071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ou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work, and analyzes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in the response to heavy pollution weather.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system in recent years,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 enlightenment and thinking of early warning in heavy polluted weather were discussed, and some authors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were put forward. I hop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work in China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Heavy polluted weather;Role
1 環境監測預報工作的發展歷程
在我國,空氣質量預報工作始于20世紀80年代。北京、南京、天津、沈陽以及蘭州等城市相繼開展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工作,并結合監測數據對統計學方法加以利用,建立起空氣質量預報模型,并在城市空氣質量產生主要影響的大氣污染物的預測中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嘗試。
自2000年起,根據原空氣質量標準,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織了47個環保重點城市,基于統計模型與數值預報模式開展了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預報工作。此時的預報內容以煤煙型大氣污染為主,預報的污染物主要為SO2、NO2、PM10,社會公眾可以獲取到相應的信息與服務。2005年,環境監測預報工作覆蓋面開始擴大,環保重點城市也從2000年的47個增加到92個。
2012年,我國推出了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環保部門針對污染物監測的數量也做出了調整,具體涉及到PM2.5、PM10、SO2、NO2、O3、CO等。考慮到復合型大氣污染背景下公共服務與環境管理要求與原空氣質量標準不相適應,因此我國也停止了基于原空氣質量標準的預報工作,2013年,新標準空氣質量預報工作開始全面推開。
2 環境監測預警在應對重污染天氣中的作用分析
2.1 具有較高的預報準確率,為政府提前管控提供可靠依據
在應對重污染天氣的過程中,環境監測預警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近年來,我國各地區的環保預報部門都在致力于先進科學技術與方法的利用與探索,旨在提高環境預報的全面性與準確性。現階段,關于預報制度的建設已趨于成熟,在準確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地區制訂了嚴格的程序,并采用可靠、有效的分析方法,獲得的結果也趨于理想。例如在京津冀地區,其部門工作人員采用的預報模式是以一天三次為周期,采用不同的預報方式,分析未來7天內的氣象數據,并從中找到矛盾與沖突。當然,氣象數據分析與預報對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在分析結果中往往涵蓋了很多人為因素,需要采取有效的校正措施。只有確保程序嚴謹,才能夠提高重污染過程預測的準確性,從而提供可靠依據以支持政府的提前管控與應急措施的實施。
2.2 對大氣污染來源進行分析,提高日常生活中防治力度
現階段,我國各地區的監測網絡建設也趨于成熟、全面,基于監測網的支持,大氣污染數據獲取與分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環境監測預警體系中,監測人員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細致分析,對大氣污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探索,進而對污染源頭加以確定。具體而言,環境監測人員會對污染組成結構進行分析,從而對主要污染成分加以確定,然后根據主要污染成分,對城市污染源頭進行大致判定,然后采取精確分析的方法,對主要城市污染源加以確定,基于此選擇相應的處理方式,使大氣污染防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以主要污染成為為有機碳的分析為例,基于環境監測預警工作人員的分析,可以發現交通排放是城市主要污染源,基于此提出對交通排放污染加以控制的管理策略,從而實現大氣污染的有效防治。
3 關于環境監測預警在重污染天氣應對中的思考
3.1 環境監測預警應基于污染源與空氣監測實施
在環境監測預警中,確定污染源、監測空氣質量這兩部分內容十分關鍵。如果污染源出現變化,那么相應的大氣污染的成因也會隨之發生改變,此時就要求政府部門選擇不同的防治措施以控制污染源頭。由此可見,環境監測預警應給予污染源的確定來實施。此外,在環境監測預警中,空氣質量的監測也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在實踐中工作人員會對地區大氣污染數據進行監測,并分析這些數據,從而確定預測結果,最終選擇對應的防控措施。因此我們不難發現,只有保證空氣質量的有效監測,才能夠充分發揮出環境監測預警的作用與價值。
3.2 環境監測預警的實施應注重技術與設備水平的提升
隨著環境監測預警體系的建設與發展,其涉及到的研究領域也在不斷擴展,行業內對監測預警的準確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努力提高環境監測預警中采用的技術與設備水平。現階段,相較于國際水平,我國環境監測預警處于領先地位,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與缺陷。2016年,同化技術在環境監測預警系統中得到了運用,基于同化數據作為多模式預報初值,極大程度的提高了預報的準確度與可靠性,這對于環境監測預警技術含量的提升而言無疑有著積極的影響。
3.3 環境監測預警工作應加強監測隊伍建設,秉持嚴謹的工作態度
現階段,關于環境監測預警技術的運用與發展依然有很大的空間,根據環境監測預警工作現狀,不難發現在工作實踐中很多地區的監測部門并沒有劃分明確的崗位職責,并且監測工作缺乏充足的經費支持,這些問題直接限制了監測技術的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求環境監測預警工作人員秉持嚴謹、負責的態度與精神,克服重重困難,致力于環境監測預警技術水平的提升。針對此,監測部門就應該加大環境監測預警工作建設力度,致力于提高監測隊伍的綜合素質,只有如此才能夠從人力資源的層面上推動環境監測預警工作的開展。此外,作為監測部門,也要不斷規范環境監測預警系統及流程,在工作實踐中建立嚴格的監督機制,對工作人員的態度與行為加以約束,促使其保持嚴謹的工作狀態,最大限度的規避人為因素對環境監測預警準確性產生的負面影響。
4 結束語
現階段,我國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已基本覆蓋于全國范圍,重污染天氣預測準確率接近百分之百,憑借此項工作政府部門的提前管控與大氣污染的防治工作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升。隨著環境監測預警工作的建設與發展不斷深入,在未來我們必然需要引入更多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加大監測隊伍建設,并爭取到政府更多的支持。筆者結合當前環境監測預警在重污染天氣應用中的作用與啟示進行了分析,旨在推動環境監測預警體系的完善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柏仇勇,李健軍.環境監測預警在重污染天氣應對中的作用與啟示[J].環境保護,2017,45(8):45-48.
[2]田建立,李根利,董立鵬等.環境監測預警在重污染天氣應對中的作用與啟示[J].區域治理,2018(15):47.
[3]孔凡華,曹俊萍.環境監測預警在重污染天氣應對中的作用[J].環境與發展,2017,29(10):153-154.
收稿日期:2019-03-20
作者簡介:趙亮亮(1979-),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