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婷
摘 要:小學語文是教學領域的一門重要學科,教師不斷創新閱讀教學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生主動培養閱讀能力,不僅僅有助于提高學習成績,同時還能增強表達能力。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質量成為語文教師日常思考的問題。筆者將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且提出相關教學方法,為教師提供部分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閱讀能力;解決對策
引言:
語文作為教學領域最基礎的一門學科,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語文學習分為低中高三個階段,中段閱讀教學是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過渡階段,如果學生不能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則難以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該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僅獲取語文知識,同時還能獲得學習方法。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小學生閱讀興趣偏低
由于學生缺乏一定的閱讀量,在面對文章的時候難免會產生煩躁、厭惡的心理。小學生閱讀積極性偏低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阻礙因素,小學生因為缺乏好奇心,難以對閱讀產生興趣。教師唯有激發出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更好地展開教學活動。
(二)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我國教學質量不斷得到提高。經過筆者觀察發現,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許多教師責任意識不夠強烈的現象。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死板,甚至有的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只是以布置任務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并沒有詳細講解語文閱讀技巧,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讓學生獲取知識點。
(三)教學內容過于枯燥
小學語文教學初級階段的課內文章字數較少,學習內容較為簡單,學生容易在閱讀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但是中級階段的語文教學,教學內容較為復雜,對于缺乏耐心的學生而言學習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性。再加上老師并沒有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更顯得枯燥、無趣。因此,教師不斷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提升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水平的方法
(一)合理利用電子產品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工具不斷出現在教學領域。如果教師能夠分享有用的電子產品給學生開展閱讀活動,能夠大大的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可以介紹“掌上閱讀”、“懶人聽書”等等軟件給學生,小學生應該珍惜這樣的共享資源。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閱讀過的文章分享給同學,同時分享讀后感。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充分提高見識面,增強閱讀能力。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活動,充分利用音頻播放的形式讓學生跟讀。讓學生領悟周恩來總理對讀書的看法,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同時還能夠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二)開展相關課外閱讀活動
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見識面比較狹隘的原因,造成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閱讀能力較差的現象。如果教師能夠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開展相關課外閱讀活動,能夠逐漸增強學生的閱讀量,提高閱讀興趣。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哪里,同時還要具體分析他們的閱讀接受能力。教師可以將一些淺顯易懂的書籍介紹給小學生,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的課外書籍交流會。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盤古開天地》一課,教師在課文講解結束后,可以詳細分析與之相關的神話故事。教師應該在學生充分理解課本內容基礎上展開教學,指導學生尋找相關的神話故事展開閱讀活動,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課本當中蘊含的道理,同時還能讓學生提高閱讀量,增強閱讀興趣。
(三)開展相關的故事表演活動
由于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不斷增加,語文教學課堂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煩躁的氛圍。如果教師能夠指導學生結合教學內容展開相關的故事表演活動,能夠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囊螢夜讀》一課為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演繹車胤囊螢夜讀的故事,讓學生用心體會到古人對讀書的渴望。通過表演的形式來展開教學活動,可以大大緩解課堂的煩躁氣氛,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教師應該牢牢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不斷創新與學生實際學情相符合的教學新方式。除此之外,學生也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制定閱讀計劃,同時也要及時反饋教師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合理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并且不斷激發出閱讀興趣,促使學生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增強閱讀能力,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鄧海霞.淺析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04:84-85.
[2]陳僑豐.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探討[J].教育觀察,2019,811:92-93.
[3]朱海棟.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J].華夏教師,2019,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