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輝
摘 要:隨著互聯網信息時代的來臨,使得我國的教育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信息技術應用于數學教學中,能使原本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直觀,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吸收,降低學習難度,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本篇文章先闡述了信息技術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意義,然后探究了信息技術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應用。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數學;信息技術;教學應用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重要意義
從當下我國的教育現狀來看,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與執行,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也發生了小小變化,不僅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還要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傳統教學模式存在不少缺陷,不利于激發學生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這就需要老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數學教學創新,從而去改善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現狀,培養小學生的能力,滿足新課程的要求。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對很多事物感興趣,對此,老師可借助動畫等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形象,有利于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老師借助信息技術可以使小學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符合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將文字、圖像等進行有效整合,可以增加課堂活動的有趣性,增強師生、學生們之間的互動交流。老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活動,還可以把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有效解決數學問題,保證教學有效開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應當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符合新課程改革標準,可以推動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數學和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老師借助信息技術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創設生活化課堂情境,將日常生活和數學知識有效進行融合,并且將其呈現在課堂上,可讓學生根據熟悉的生活現象,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營造高效的數學課堂。
二、當下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在信息技術的教中,教師應避免過多的理論講解,應當讓學生通過實踐,親身體驗信息技術的實用性。學生的實踐以信息技術知識為基礎,有一些學生因為操作難度大而放棄動手。因此,老師應當降低其學習難度,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將信息技術知識進行分解,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水平。在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后,老師可以設計游戲活動,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這種游戲方式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加深同學們之間的了解。
2、動畫演示,豐富學生的認知
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將傳統教學方式和動畫、圖片等有效進行融合, 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素材,為其后續深層次思考奠定基礎。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結合數學知識點開展推理時,可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推導過程。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猜測、思考和總結,讓學生了解每個公式和定理的推理過程,可加深其對知 識的學習和理解。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圓 柱和圓錐”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圓錐體體積公式,教師需要設計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已學過的圓面積公式推導過程,這樣不僅讓學生回顧了之前的知識,也讓學生學習新的知識做了鋪設。
3、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有很大的好奇心,老師教學的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即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進行積極思考,從而有利于開展學習和探究。在創設教學情境時,為了保證課堂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借助小視頻引入數學知識,根據數學知識點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從而保證數學教學的有效開展。興趣是人們對事物選擇性態度的直接體現,也是學生獲取知識與形成技能的內驅動力。數學知識比較抽象,且乏味枯燥,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數學知識通過圖文并茂的動畫形式加以呈現,更具吸引力。逼真形象的動畫,可以對重難點進行形象化處理,讓學生在情境中更容易學會到數學知識。
三、結束語
在信息化時代下,小學數學教學發生了大大的變化。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抽象的知識通過形象直觀的方式展示出來,使數學課堂更加具有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重點和難點,使學生深入理解教學知識,從而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小磊.芻議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現代信息技術[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8, 000(025):54.
[2]張海燕.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調查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2017,000(018):11.
[3]張燕.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上, 2010, 000(007):P.18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