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點平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重要的教學任務。核心素養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和成長有重要的意義。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要以學生的生活認知為基礎,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本文對初中化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途徑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生活化;教學策略
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初中化學不能僅從化學理論角度出發,還要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化學趣味,從而建立起自主學習、探索化學的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融合核心素養的培養于教學目標中
教師首先要明確“核心素養并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師根據教學情節的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的設計和規劃,并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以“溶液的酸堿性”這節課為例,教學目標中要求學生認識酸性溶液、堿性溶液的特征。根據這個教學目標,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細化為如下的安排:第一,引導學生査閱資料并閱讀教材,了解食物的酸堿性和溶液的酸堿性不是等同的概念。第二,結合生活經驗,讓學生學會判斷哪些是酸性食物,哪些是堿性食物。通過自學總結用化學手段判斷溶液酸堿性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第三,讓學生對比酸溶液和酸性溶液、堿溶液和堿性溶液,了解它們之間不是等同關系,而是包含關系。在將教學目標按這樣的方式細化后,學生的核心素養會得到充分提高,并且學會從多個角度去探究問題。
二、改進實驗方案,豐富實驗情感
教學實踐證明,實驗教學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要充分利用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欲望,將學生從被動學習帶入到主動學習狀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親自感受到實驗的過程,感受化學實驗的神奇,領悟其中的化學原理,從而豐富學生的實驗情感。以《過氧化氫制取氧氣》這一實驗為例,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應該能觀察到木條復燃的現象;如果我們的實驗觀察不到復燃的現象,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過氧化氫的濃度引起的?還是因為分解產物中的大量水蒸氣造成的呢?筆者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對此進行實驗探究,其中一組可實驗多種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一組可將導管加長,等到生成的水蒸氣冷卻之后,再將帶火星的木條伸進去檢驗。結果發現都有一定的影響因素。可見,通過對教材上的實驗進行恰當改進,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還能在實驗操作中豐富學生的實驗情感,為學生將來的化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三、布置生活作業,加強化學教學實踐
教師應為學生布置生活化作業,學生完成生活作業的過程其實就是教學實踐過程,讓他們親自參與一些調查活動或實踐活動,在化學原理與知識的指引下積極思考問題,拓展化學知識深度,鍛煉分析化學問題、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關于空氣污染、保護大氣環境等化學知識以后,為讓學生進一步認同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污染環境的危害,教師就可圍繞“身邊造成空氣污染的事或物及其應對策略”這一主題布置生活化的社會調查作業,讓學生們運用所學化學知識,通過實踐調查深入了解四周的空氣狀況,及時樹立大氣環境保護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體會化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學生學習水資源的知識以后,教師也可布置生活作業,讓學生調查當地有沒有缺水問題?居民的節水情況如何?通過生活作業,化學的實用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也能深刻感受到化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保持濃厚的化學學習與探究興趣。
四、借助教學工具,提高學生認知水平
實驗教學能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但有些化學結構無法通過實驗展現出來。如,原子、分子結構等。學生不能想象具體的結構形象,需要教師借助多媒體或化學模型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利用化學知識制作化學模型,讓學生了解化學物質的變化和運動,培養學生的模型認可度。如,在教師在教學“金剛石、石墨和C6”一課時,可以用微觀模型描述金剛石、石墨和C6。的化學性質,理解不同的元素能組成不同單質,相同元素也能組成不同的單質。教師運用模型教學法,降低了化學的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生模型認可。從宏觀和微觀角度認識化學元素,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總之,在學生生活經驗探究化學化學知識,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同時,教師應以科學的引導、循序漸進的方式加強對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髙,為其未來更深層次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唐正明.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探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09).
[2]? 桑勤德.淺談發展學科核心素養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臨城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