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婷
【摘要】:新課改的深入推進下,學生素養的培養成為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點任務。而初中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素養的有效途徑,在其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教師應當積極探索有效的傳統文化滲透策略,在引導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 傳統文化 滲透策略
1引言
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每一個中國公民的責任,而在教育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是將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一種有效路徑。在初中階段,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課程,語文教學是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科載體,我們可以看到在語文教材中本身就容納了大量的古詩詞和經典故事,這些內容都可以被當作傳統文化教育的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更豐富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助力于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人文精神。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讓初中生在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中獲得綜合素質的提升。
2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意義
第一,傳統文化滲透有利于學生情感價值的培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可以引導學生從中體驗情感、陶冶情操,進而獲得情感價值的提升。例如《孫權勸學》一課,設定在七年級上冊,既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這一課的過程中,可以循循善誘的引導學生體會學習的重要性,受到孫權、呂蒙認真學習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也是要求能夠讓學生從初一開始就養成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教學內容與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才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
第二,傳統文化的滲透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教育,可以促使學生在掌握豐富語文知識的同時,有效提升語文素養。在初中語文教材中,編入了不少傳統文化相關的課文,如古代詩歌、文學作品中典型人物等。在教學實踐中,傳統文化滲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語文知識,并借助其中的素養元素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3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現狀分析
3.1現狀分析
初中生正處于接受教育的重要時期,需要獲取豐富的知識為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迫切地需要在能力和素質方面有所提升。因此,初中教育教學應當承擔起促進初中生全面發展的重任,在教學體系中,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在學生素質的培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仍存在著機械的灌輸式教學,學生興趣得不到有效激發,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沒有系統建立起來,語文教學效果得不到有效提升。這些影響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傳承傳統文化的動力。
3.2問題分析
第一,教師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不夠深入。教師本身的知識量對教學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若是教師自身對傳統文化的研究不夠深入,就無法有效地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去。從當前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有些教師在課堂上仍然單純地照本宣科,無法突出傳統文化教育的重點和計劃,這些非但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會削弱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在教學中運用的教學方法傳統、單一。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無法將傳統文化的內容和價值以直觀的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得學生無法更深入地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在傳統文化的滲透方面,很多教師仍然只是走走形式,傳統文化的應用少之又少,未能引起學校和教師足夠的重視;采用的教學方法也過于單一,往往在講課中用一句話帶過,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使得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降低,進而影響了語文教學效果。
4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策略
4.1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教學資源
初中語文教材是進行教學實踐的主要依據,其中也蘊含著諸多的傳統文化元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滲透傳統文化,教師就必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教學資源,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滲透。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立足于教材,對文本中的傳統文化進行挖掘,通過利用現有的資源開展教學活動,提升傳統文化滲透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論語>十二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為學生講解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引導學生通過查資料來拓展自己的知識層面,理解儒家文化的內涵和表達的思想,進而體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明白傳承傳統文化的意義,進而投入更高的積極性去學習傳統文化,獲得文化素養的提升。
4.2運用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滲透傳統文化,就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生動形象的傳統文化,調動學生的感官體驗,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印象,進而實現傳統文化滲透的良好效果。例如,在教學《范進中舉》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取適當的視頻素材,為學生展示古代科舉的真實情景。然后讓學生通過認真思考,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從文章中感悟作者吳敬梓表達的情感,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語文教師還可以將傳統文化的滲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既體現在尊敬師長、友好相處的過程中,也體現在尊老愛幼的家庭美德中,進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獲得全面的發展。
5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已經得到高度的重視,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借助語文教材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開闊學生的視野和知識層面,讓學生在感悟和體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獲得精神的升華和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史艷霞: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探討,中國校外教育,2017(01)。
【2】張立林: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