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霞
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技工院校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及影響,其后提出了一系列完善解決技工院校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相關策略和措施。
1 當前技工院校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及影響
1.1技工院校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
隨著我國教育行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技工院校的也在迫切尋求著創新與改革。近年來,我國技工院校在招生數量上金額規模上都顯著提高,呈現出不斷增多的趨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技工院校的教學管理難度。再教育問題的提出使得更多的初中學生和高中學生選擇進行職業教育,學習實踐操作技能,獲得一技之長,以便在后期工作中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基于此,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發展的實際需求,加強綜合管理,技工院校大多會將更多的責任和權利落實到教師個人頭上。教師所承擔的任務是非常大的,技工院校應當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教師的責任和工作量增大了,相對應的薪酬待遇并沒有得到提升。
1.2技工院校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影響
第一,一旦教師在工作中產生職業倦怠就會直接影響教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根據相關的實踐研究我們可以看出,很多教師產生職業倦怠后在工作中就會采取消極的態度,對于學生的問題敷衍了事,缺乏工作積極性,久而久之,制約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和進步,不利于學生后期實現可持續發展。另外,職業倦怠的產生會對教師的長期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認為自身沒有價值和作用,也不能一心一意對待學科研究。
第二,技工院校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會直接阻礙院校的發展和進步。教師的不良情緒會直接傳遞給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不到樂趣,也學不到對自身發展有利的知識和技能,則會對院校產生不滿的情緒,難免會影響院校的聲譽,使得院校的發展相對滯后,在后期招生中有一定的困難。
第三,技工院校的教師對工作產生一定的職業倦怠對阻礙我國再教育的穩步推進及教學目標的實現。這樣的倦怠情緒使得教師無法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教授給學生,學生無法有效解決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久而久之,學生則會對技工院校不信任,也不會再去學習相關技能知識,也無法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無法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2 完善解決技工院校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的相關策略和措施
2.1加強政策支持
2.1.1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
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當前社會中的大多數企業過于重視學歷,而忽略了學生的專業實踐操作技能。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學生實踐技能的運用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和人力資源建設。基于此,教師應當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正確認識技工院校對學生發展和就業的積極影響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效推動作用。在技工院校的發展中,應當充分結合當地的特色,凸顯出辦學特色,從而有效提升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和綜合素養。
2.1.2適當提高技工院校教師的薪酬待遇
隨著技工院校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師的教學負擔也增加了,在管理上有一定的難度。為了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技工院校應當對教師的付出給予一定的肯定,意識到教師的重要作用,適當提高教師的薪酬待遇,增加教師家庭收入,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從而有效解決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
2.2建立完善的學校管理機制
2.2.1創新改革辦學體制
技工院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方向,明確招生的方向和具體的計劃。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應當以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為核心和主要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從而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技工院校應當創新改革辦學機制,注重學生的后期發展和工作需要,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2.2提升技工院校的管理能力
第一,作為技工院校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的需求應當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技工院校應當充分了解到教師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充分滿足合理需求。在技工院校中設立職工代表大會,及時聽取教師的心聲,解決實際問題;第二,搭建高效的管理激勵機制,根據教師的具體表現采取積極的鼓勵策略和措施,從而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克服職業倦怠情緒。同時,對教師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設置相應的獎懲措施,對教師進行約束和管理。
2.2.3教師自我調整
一方面,教師應當不忘初心,堅持理想。技工院校的教師要立足于自身的發展需求,結合自身的教育觀念,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需要的人才。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信念是推動個人發展的根本源動力。教師應當腳踏實地,將精力和時間放在對學生的培養和教育上;另一方面,教師應當正確認識職業倦怠。明確自身工作產生倦怠的原因,從多個方面進行問題的解決,有效緩解自身壓力。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技工院校應當加強政策支持,積極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適當提高技工院校教師的薪酬待遇,建立完善的學校管理機制,創新改革辦學體制,提升技工院校的管理能力,教師自我調整。
(作者單位:蘭州裝備制造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