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麗娜爾?吉力力 迪李達爾?吉力力
摘要:結合自身少數民族工作經驗及北華大學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基本情況,對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主要特點進行簡單分析,探討當前新形勢下如何繼續做好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鍵詞:吉林高校 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觀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6-0164-02
2003年10月,教育部、國家民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在烏魯木齊市聯合召開了內地高等學校支援新疆第五次協作會議,落實了有關高校為新疆培養少數民族本科生的招生計劃,使更多的新疆籍優秀青年進入內地高等學校接受教育。
2011年,北華大學、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吉林醫藥學院帶頭開招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至今,整個吉林市8所高校(吉林市東北電力大學、吉林化工學院、北華大學、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吉林醫藥學院、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人數達到487人,無學生黨員(2019年3月統計)。
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作為全校大學生中比較特殊的群體,其生活習慣、行為習慣、思維方式與其他的大學生相比,具有特殊性。進入新世紀后,由于受我國社會轉型、國內環境以及復雜的國際環境的影響,各個高校針對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難度加大。北華大學作為吉林市首次招收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學校之一,六年來,在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總結了一些經驗。
一、北華大學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基本情況
2011年以來,北華大學共招收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138人,2011年招收的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在吉林教育學院完成兩年的預科學習,2013年9月在北華大學開始本科學習。2013級7名、2014級7名學生已畢業離校,目前在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124人,其中男生52人,女生72人;民族分布為哈薩克族81人,維吾爾族39人,其他民族4人;學習基礎為預科班100人;內高班23人,直招生1人;所學專業主要是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行政管理、市場營銷等,人數占總人數的48%;家庭經濟困難89人(2019年3月統計)。
二、北華大學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
1.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
本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64%來自阿勒泰地區,由于偏遠地區教育條件較差,在上大學之前,他們很難享受到像內地學生一樣的教學設施和豐富的學習資源,導致這些學生的學習基礎比內地學生、甚至比來自新疆其他地區的學生都薄弱一些,自助學習能力較差。他們中81%完成兩年的預科班學習后再進入本科學習(見圖1)。這些學生的第一語言并非是漢語,所以課上聽講、課下交流都存在一定的障礙,因此大多數少數民族學生普遍存在著學習困難問題。
2.民族意識較強、對外交流欠缺
本校大多數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都表現出較強的民族意識。周圍朋友、同學大多為本民族學生,交友圈子窄小,其主要原因是少數民族的文化和風俗習慣與內地存在差異。也就是說,少數民族學生一般最早也是從大學開始才和漢族學生一起生活學習的。面對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環境,他們更愿意和與自己有相同的語言、相同的習俗的本民族學生在一起。因此,新疆籍少數民族扎堆兒聚集的現象不只是在本校、在內地所有高校中十分普遍。
3.自我要求較低,理想目標模糊
本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能力弱,因此學校對他們有照顧政策,還為這些學生單獨出卷、單獨安排考試,他們也深知國家、地區、學校對他們的照顧,因此普遍對自己要求低,理想目標模糊。本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中有72%是貧困生(見圖1),可是個別貧困生平時花錢大手大腳,甚至連家里人湊齊的學費都花掉。一些學生在校處于混日子、只要能夠畢業就行的狀態,根本沒有畢業后做什么、往哪方面發展的顧慮。
4.熱情豪放,但情緒控制能力較弱
本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首先面臨的是生活環境的大變化,其次是文化的變化,部分學生很難快速融入陌生的環境,在與同學接觸過程中也容易發生沖突,影響同學之間的關系。
三、北華大學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1.學校對他們學習上的照顧
本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上了大學后,學校及老師考慮到他們學習專業課很吃力的情況,給他們降低學習標準,甚至單獨出卷、單獨安排考試,導致他們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不牢固。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入學時就享受比漢族學生低分數線的入學政策,加上學校對他們的考核、畢業等標準的降低,造成他們“低分入”,“低能出”,加之沒有針對新疆籍少數民族畢業生的就業保障機制,使得他們缺乏就業保障,出現未就業、影響學校就業率的現象。
2.預科制度導致的壞習慣
本校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被錄取之后,需要先接受兩年的預科教育,在這兩年里,他們承受的學習壓力并不大,學習的教材夠簡單,主要任務是加強漢語聽講能力,并不重視學習專業知識。
3.民族風俗等同于宗教習俗的錯誤認識
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老師們要嚴格區分宗教習俗和民族風俗,同時尊重并保護各民族不同的風俗習慣。
四、北華大學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的創新策略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黨員
吉林市487名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中沒有一名黨員(2019年3月統計),北華大學現有的124名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以及前兩屆畢業生(17屆,18屆)中也沒有學生黨員。應在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中選出優秀的學生,培養成為中共黨員,充分發揮黨團組織作用。一方面,是對他們的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從促進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的大局出發,做好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培養和管理工作,也有利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和民族觀,維護國家和民族地區的穩定和繁榮。另一方面,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黨員可以作為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力量,方便加強對其他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的約束和管理。
2.加強學業幫扶,提升綜合素質
針對新疆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基礎薄弱的狀況,可以采取多樣舉措,幫助他們提升綜合素質。比如,開展專門的課程學習班,幫助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學習英語、提升高數等課程的學習能力。可以選拔一批綜合能力強、思想素質好的高年級學生干部、黨員作為“輔導老師”,并成為他們的結對幫扶聯系人,在語言學習、提升學業、生活適應等方面開展幫扶工作。也可以培養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干部,通過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干部來加強管理和幫助他們的日常學習生活。
3.加強人文關懷,把握節日契機,促進民族交融
在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管理過程中,要關注他們思想動態的轉變,及時留意他們的心理問題。關注重要敏感的時間點,做好關心慰問,讓學生感受到學校和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同時把握節日契機,促進民族交融。
五、結語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高校應在維護國家穩定、社會和諧、民族團結的基礎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其科學地認識民族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安偉強,何明星.淺談內地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A].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z1).
[2]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研究——以陜西省高水平大學為例[J].西安科技大學,2017(4).
[3]邱有華.淺析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及教育管理[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4).
[4]黃羽新.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6.
[5]田玉寶,張瓊瓊,姜丹.內地新疆籍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沈陽工業大學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6(21).
[6]楊濤.促進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諧發展——以貴州省黔東南民族地區高校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11).
[7]謝玲.發達地區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 陜西教育(高教版),2008(1).
[8]胡錦濤強調加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N].2005-01-19(01).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