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伽
摘 ?要:在傳統的教學中小學作文的教學通常來說教師出題、學生寫作,教師把寫作技巧傳授給學生,主要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和寫作的興趣。但是近幾年教育不斷改革,小學寫作越來越生活化,考的是學生對生活的了解和感悟。在此基礎上,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研究出階梯式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方法不僅有針對性,也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寫作技巧還有立意上等,還能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層梯式教學;模式
引言:
在小學中國教學中作文教學所占的比例很大。古人云,得作文者得天下,足以看出作文對語文來說很重要。而傳統的語文作文教學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不能讓學生靈活的應變,而且在本質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空間,不利于學生整個綜合素質的提高。本來作文就是千變萬化的,題材不一致,更加需要的是學生的創造力,而傳統的教學限制了學生的創造空間和想象空間。教師采用的層梯式教學方法很好地避免上述的不利因素。
一、層梯式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運用
首先,層梯式教學方法有助于深化學生對寫作的理解和作文的把握,能使學生更好的鞏固自己的基礎知識。每個同學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方式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學生偏向的點不一樣,所以教師很難對學生面面俱到進行教學。而且在這個時期大部分兒童都是自制力不強、自主學習能力差、心智不成熟的弱點,使整個教學效率下降。如果采用層梯式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標題的含義,還可以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第二,寫作技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需要慢慢啟發誘導,而階層式教學符合這個教學目的。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學生由于年齡太小、語言使用不成熟,所以很容易跑題的情況。如果采用層梯式教學就會避免不合理的邏輯或無關緊要的跑題,并且提高學生學習作文的積極性,還能因材施教地教學每個學生,讓學生有自己的寫作技巧和寫作風格[1]。
二、層梯式教學的方法
(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現在語文作文越來越考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生寫作時一定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不僅在短時間內閱讀完材料,而且還能很快找到材料的中心思想,并進行立意。教師可以幫學生整理近十年各地的高考作文,并在課堂上讓同學們自己審題,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寫出立意。最后教師針對學生的立意講述這段材料,教學生如何立意,如何在一段材料中找關鍵詞。比如某年作文材料描述的是一個挖礦工人的環境,首先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然后教師進行講解,分析得出立意,說明工人工作環境的艱苦,立意工人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需要教學在這方面不斷改革自己的教學方式,便于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
(二)教學生如何確定作文的中心思想
把握其中心思想是給作文立意的前提,而正確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也是寫作文的難點之一。大多學生寫作跑題就是中心思想不準確,或者沒有看懂這篇材料。教師需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生如何快速找到這篇材料的中心詞以及如何將其與現實生活靠近,需要教師對學生在這方面進行訓練。比如教師給一段材料讓學生自己畫材料中的關鍵詞,根據這些關鍵詞猜這篇材料的中心思想,然后根據中心思想提煉作文的立意。這個過程是自主獨立思考的,需要學生自己思考、摸索,教師只能教學生的方法,如何提高還是得看學生自己能不能在這方面下功夫[2]。
(三)充分發揮想象力
為了提高寫作技巧重點要放在生活實際中,學生必須遵守日常生活的能力。例如觀察植物、人、動物等,如小貓,看它們動作的變化和神情的轉變,如眼神,什么樣的情緒應該要有什么樣的反應,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和提高觀察能力,對未來寫作將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培養學生的想象空間在寫作中很重要。例如,在教學過程中的天下雨了,這時可以讓學生觀察雨的大小和天空的變化,以及讓學生想關于雨的詩詞[3]。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必須慢慢漸進,教師必須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和寫作風格。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啟發學生的思維和創新欲望,例如“我的父親”的命題中可以讓學生想一下你的父親與你有什么特別的事情讓你記憶深刻,或者他在生活中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層梯式教學方法能從根本上趕上學生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應該靈活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改革創新、因材施教,從而讓學生在開心快樂的環境下學習。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五、六年級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來自知網作者黃諍出版源《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4):5-5
[2]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來自知網作者周文娟出版源《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3):95-95
[3]黃諍. 小學語文五、六年級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J]. 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