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剛
摘 ?要:隨著高中政治課堂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逐漸滲透在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下面,筆者將從深入挖掘教學內容、創新課堂教學理念和組織開展實踐活動等方面出發,淺談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有效滲透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
關鍵詞:高中政治;立德樹人;挖掘教材;創新理念;實踐活動
高中政治是教師滲透立德樹人教學理念的重要學科,對于促進高中生自身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個人修養,促進高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積極加強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滲透,從而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提高。
一、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增強學生道德素養
高中政治教材中包含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深入挖掘教學中內容,促進學生在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有效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品質。
例如,在教學“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相關知識時,教師首先必須對本節中教學的主要內容,即對如何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以及自覺站在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的內容有深入的了解和認知。而后,教師就可以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優化,如,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制作成課件形式,通過展示某學校學生食堂隨意浪費糧食的圖片,引導學生聯系日常生活的現象,從而促使學生明白如何做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再然后,在教學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特點的知識時,教師可以以當前大學生畢業后的擇業標準為例進行講解,而后引導學生討論怎樣的擇業標準才是正確的擇業觀,才是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此外,在教學個人與他人利益、集體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關系時,教師則可以以體育比賽為例進行講解,使學生明白只有將集體利益放于個人利益之上,才有可能取得比賽的勝利。這樣,教師通過深入挖掘教材的內容,而后創設不同情境,層層深入,就能有效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
二、創新課堂教學理念,提升學生學科素養
在傳統的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師往往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科成績,而忽視學生德育素養的培養。因此,在新時期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就必須樹立德育教育的理念,并且創新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從而有效促進德育素養的滲透。
例如,在教學“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的知識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本節課的德育教育的目標,即認識到勞動和奉獻是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以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教師就可以通過溫故知新的方式導入新課,即先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教學的內容,而后提出問題:“既然我們知道什么叫價值,以及如何繼續價值選擇,那么怎樣才能真正實現人生價值呢?”從而順理成章地引入新課內容。再次,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優勢進行課堂教學,如,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聲音和視頻的方式介紹為國家創造巨大價值的大國工匠、在平凡崗位默默付出的最美人物,以及在不同崗位辛勤工作的勞動模范等等,從而使學生在多彩的情境中,感受和體驗只有勞動和奉獻創造才能創造價值。最后,教師還可以以為班級辛勤服務的班干部、保持校園整潔的環保人員、維護學校治安的保衛人員等等,學生身邊的人物為例進行教學,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形成勞動和奉獻的意識。
三、組織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社會實踐活動是拓展學生學習空間,增強他們情感體驗的重要教學方式。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組織開展實踐活動的方式,促使學生親身體驗社會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品質,從而有效促進他們德育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實現人生的價值”一課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共建美麗校園”的實踐活動。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分工合作進行校園中垃圾的清理,有的小組負責拿掃帚、鐵鍬等工具將垃圾清理出來;有的小組符合將垃圾用簸箕或塑料袋裝起來,最后分類放到學校的垃圾桶里,從而促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環衛人員的辛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入社區參與實踐活動,通過社會服務充分理解社區的工作。如,讓學生充當社會巡邏志愿者、上網操作社區辦公系統、負責社區的環境和衛生等等,從而使學生在社區服務的過程中,有效實現自身的價值。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相關的科技比賽、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等活動,從而有效引導學生創造和實現人生的價值。這樣,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各項實踐活動,不僅深化了學生對如何實現人生價值念的理解,而且有效促進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總之,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目標,是新時期高中政治學科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努力創新課堂教學理念,從而在深入挖掘教材內容以及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有效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盧小平.關于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討[J].學苑教育,2018(1):11-11.
[2]黃曉華.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索[J].學苑教育,2018(8):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