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英
摘 ?要:初中音樂欣賞課組成了初中音樂教學重要部分,通過欣賞課,有助于增加學子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審美素質。為達到這一目標,有必要將音樂欣賞課教學方法加以更新,完成學生學習興趣的培育,從而拓展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視野,培育熱愛音樂的文化情感,實踐學生藝術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音樂;欣賞課教學;教學效益;學習興趣
引言:音樂欣賞是體會和鑒賞音樂,漸漸培育和提升學生音樂欣賞能力,是音樂教學的關鍵目標。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的提高,需要不斷激發起學習興趣,使用各種有效的教學舉措。筆者對如何激發學子進修音樂的興趣做出以下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一、音樂欣賞課中存有的問題
在實際講學活動中,部分初中生難免對于教材中的歌曲不夠喜歡,而更偏好于流行音樂。當他們說起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時滔滔不絕,而一旦讓他們說說民族音樂、古典音樂卻都啞口了,甚至有學生對初中傳統音樂有了抵觸心理。這對提高初中生的音樂學習效果無任何作用。部分學生沒有扎實的音樂基礎知識,對于小節、樂句、節拍沒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對其欣賞音樂課程十分不利。還有很多老師的教學觀念十分落后,其音樂講學模式太過形式化、單一化,沒有多樣性的欣賞課講學方式。
二、激發學生音樂欣賞課程學習興趣的措施
(一)構建學習情境
提升學子對于音樂的欣賞水平應努力打開學生的多個感知通道,在同學們欣賞音樂作品時,一定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其認知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人。這樣才可以激發對音樂的真情實感,才能讓學生對音樂有真實的感受。只有如此才能去感受音樂、鑒別音樂,讓他們對音樂的品位和創造能力獲得進展。因此,在音樂欣賞課老師要用各方式的學習情境的營造,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經典音樂時,如《春江花月夜》,在音樂聲起時,老師先對這首經典音樂加以簡單講解,也可讓學提出自己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自由思考,談談自己對音樂的感受與想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變大自己的想法和體悟,自己一般以何種方式去欣賞音樂。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相應的討論,找到一些音樂之所以流傳至今仍讓人聽不膩的原因,以使他們對音樂有更多的思考[1]。
(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欣賞素質
只有學子具備了扎實的音樂知識系統,才能理解有關音樂作品的內涵。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一些初中生連基本的樂器都不認識,這便很難談欣賞了,這點對于其音樂基礎素質的培育不利。為解決此問題,需要加大學生對音樂知識基礎的結構的掌握,增加其根本的欣賞技能訓練力度,加大對節奏、拍子、調性以及常用符號方面的教學,增加學生對有關樂器知識的認識。在此過程中,教學方法應該靈活,要有一定趣味性,基礎知識的練習,能夠增加學子對音樂節奏韻律的感知能力。例如:對于不同節奏型的音樂講學中,老師可以根據學生所用的不同拍號來進行不同節奏的編寫,引領學生依據節奏的編出,開展進一步的節奏韻律練習,讓他們可以拍擊出自己想要的節奏。以便讓同學們明白節奏在音樂中的重要性,完成音樂素養的提高。
(三)端正學習態度
為提高初中生的音樂鑒賞綜合素質,老師應該糾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優化學生錯誤的進修觀念。在學習中,部分學子知識主觀的以為語數英才是真正的學科,而音樂都是娛樂課程。在這樣的錯誤觀念的引導下,學生上課不夠去認真聽課,交頭接耳時有發生。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老師引領學子建起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生體育到的音樂知識的趣味性十分必要。這需要老師尊重其學習興趣,根據學習需要來選取教學內容,改良音樂欣賞課的講學方案,讓同學們就流行音樂作品和通俗音樂作品進行比較,遵循初中學生的心理、生理及審美認知發展需要,引領他們去體驗不同類型的音樂,從而真正提高其音樂學習興趣[2]。選擇的音樂作品應當選取容易懂和交易被接受的作品,如有特點的民歌,內容題材短小的名族樂器作品,讓同學們先欣賞那些通俗易懂的音樂作品,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較為抽象的,并且深入淺出進行解答。如學生都喜歡聽流行歌,這里以《你是我的眼》作為范例,先從簡單的流行音樂進行學唱,漸漸升高到分析流行音樂的特點和發展水平,讓孩子們學會多角度欣賞并評價音樂,逐步提高其音樂鑒賞水準。
三、結束語:
初中音樂欣賞課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綜合素質十分重要,只有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才能夠打好音樂學習的基礎。老師應當充分發揮教學能力,利用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開拓教學內容,端正學習態度,加大課堂趣味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參加到音樂欣賞課程中去,才可以提升音樂欣賞課的講學成果,更進一步開拓教學方式,還需要教學者的不停探索。
參考文獻:
[1]李蓉. 以生為本優化方法 全面提升教學質效——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問題[J]. 快樂閱讀,2011(22):124-125.
[2]于洪英. 初中音樂新課程教學評價方法的研究[J]. 北方音樂,2019,39(03):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