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富
摘 要: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的小學教師仍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授課的形式就是講解數學概念和數學公式,這樣枯燥的課堂氛圍根本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了調動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數學游戲應運而生,本次圍繞數學游戲展開論述,先簡述數學游戲在數學授課中的作用,之后分析采用數學游戲授課時應注意的事項,最后探討發揮數學游戲最大效果應采取的措施,希望對小學低段數學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數學游戲;低段數學;小學數學
低年級的小學生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還有著小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然而,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必須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采用最佳的教學方式。游戲往往是小學生所喜愛的活動,會引起小學生的興趣,通過數學游戲帶領小學生進入數學的知識海洋中,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一、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應用數學游戲應注意的內容
1.結合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游戲
數學游戲的設計和選擇一定要符合教學目標,針對一些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的講解,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的形式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從而高效完成數學的教學目標。另外,在數學游戲的組織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問題和探索原因,讓學生在數學游戲中學會發現問題,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同學合作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的能力。
2.合理掌握時間,把握課堂秩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提前制定教學設計方案,教師應用小學數學知識開展游戲時,要根據教學大綱和授課內容合理地安排游戲時間和內容。如果某節課充滿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學生們的注意力就會因為抽象的概念和復雜的邏輯不集中,這時安排一個小游戲能重新集中大家的注意力,或是學生提前完成課堂安排的任務后,一個小游戲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放松效果。此外,教師應在游戲過程中加強大家的規則意識,引導學生嚴格遵守游戲規則,培養學生們遵守規則的好習慣。
二、游戲在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結合年齡特點,創建課堂情景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要貫徹落實新時代的教學理念,以保證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為前提,有效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在課堂上,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不斷得到提高,然而,低年級的小學生會受到年齡和個性的影響,這就要求小學教師授課時,要綜合考慮到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設計一個適合小學生的課堂授課形式。
例如,在“長度單位”的授課中,小學教師可以通過“我們比一比”的游戲加深學生的對“單位”的了解。在教學之前,老師先讓學生伸出雙手,觀察最長的距離,然后引入諸如“厘米”和“分米”的長度概念。緊接著老師可以讓學生拿出筆盒中最長的筆,和自己的周圍人比較長度,對能夠正確說出自己筆長度的同學,給予一定的獎勵。通過數學游戲的形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對長度單位概念的理解也會加深。
2.明確游戲價值,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是小學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具有很強的邏輯性,與數量和空間密切相關。但是大多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認識到應用數學游戲的重要性,以至于小學數學課堂總是枯燥乏味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幾何圖形與運算在教學中可以和數學游戲建立很好的聯系。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數學游戲教學形式的應用。把數學游戲與小學數學教學有機結合,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進入到數學學習的氛圍中,游戲自帶的趣味性和挑戰性,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3.堅持“以人為本”,引導學生學習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我們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還要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的能力,做到學以致用,強化學習效果。例如,在講授“計算”的課程中,教師可以按照成績互補的方式提前分好小組,開展算數接龍的小游戲,輕松活躍又充滿競爭的的課堂學習氛圍,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增加一些拓展性的練習題,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同時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綜上,數學游戲如果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正確的應用,不僅能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且會極大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安排適當的數學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了解數學的奧秘。為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認識到數學游戲的重要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走進數學的世界。
參考文獻:
[1]高菊芬.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注意力[J/OL].學周刊,2020(03):58[2019-12-24].
[2]李娟平.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