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亞輝
摘 要:為了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效率,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本文從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目標出發,提出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高中政治是一門比較枯燥的學科,其對學生所形成的吸引力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比較低,但是高中政治又是一門與社會和學生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學科,對于提高學生的政治意識、社會意識以及思想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高中政治課堂高效教學進行分析與總結,與大家分享。
一、以生活情境作為建設政治高效課堂的連接點
生活是最貼合學生實際的切入點,所以老師在講解高中整治內容時可以從生活情境出發,挖掘學生的興趣點,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內在驅動力。只有學生從內心角度拉近自己與政治的距離,其才能夠喜歡上政治并主動性的學習與鉆研政治。作為老師,則應通過挖掘政治課程中關于生活方面的知識點并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連接,才能夠更好地啟發學生學習政治。
例如,在教學“神奇的貨幣”一課時,政治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種東西特別好用,雖然不能說它是萬能的,但是沒有它確實萬萬不能的,它是什么?”學生:“錢?!崩蠋煟骸笆堑?,但是錢的本質是什么?”學生:“不知道?!崩蠋煟骸板X是自人類出生以來就有的嗎?”學生:“不是,是后來才有的?!崩蠋煟骸澳窃阱X還沒有出現之前,如果我需要某樣自己沒有的東西,應該怎么辦?”學生:“用物交換?!崩蠋煟骸笆堑?。假如我需要鐵,我可以用鹽、羊等物品去與之交換。但是這樣會不會很麻煩,因為對方可能并不需要鹽或者羊?”學生:“是的?!崩蠋煟骸八裕@就出現了一種可以和萬物進行對接的通用型交換物,也就是錢?!睂W生:“錢也屬于是商品的一種?!?“錢屬于是物物交換的媒介。”老師:“是的,你們說的都不錯,不過更準確地說,錢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二、以小組合作教學法作為建設高效課堂的著力點
政治與我們的思想認識具有很大的相關性,而我們每個人的思想認識又豐富多樣,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學政治課程的過程中,老師要以小組教學的方式集思廣益,讓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讓學生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并吸收知識、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
例如,在教學“多變的價格”一課時,政治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豬肉多少錢一斤嗎?”學生:“20多塊錢一斤。”老師:“以前呢,豬肉多少錢一斤?”學生:“十幾塊錢?!崩蠋煟骸笆堑模F在人們都快吃不起豬肉了。不過國家現在也在對豬肉價格進行調控,相信過不了多久豬肉的價格就能恢復正常。但是,通過這個現象,同學們對于商品的價格有沒有新的認識?”學生:“商品的價格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經常波動的。”老師:“是的,就比如汽油,每年都要調價很多次。大家知道為什么嗎,或者說是哪些因素在影響著商品的價格?”學生:“不知道?!崩蠋煟骸艾F在同學們以前后桌為一組,大家相互討論一下,看看究竟是為什么,好嗎?”學生:“好?!痹趯W生討論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尋常監聽,了解學生們的想法和思路。在學生討論結束之后,老師可以匯總各小組的討論結果,然后再針對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分條論述。
三、以創設問題情境為建設高效課堂的突破口
由于高中生年齡相對較小,各方面的觀點、認識還不夠全面和透徹,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就需要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不僅在無形之中提高了學生的認知廣度,而且學生也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和經驗。
例如,在教學“多彩的消費”一課時時,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人們掙錢是為了什么?”學生:“消費?!崩蠋煟骸笆堑?,但是消費是一門大學問,比如消費水平、消費類型、消費結構等,大家想一想,我們這里的人和住在北京的人的消費水平一樣嗎?”學生:“不一樣?!崩蠋煟骸笆鞘裁丛谟绊懼藗兊南M水平?”學生:“收入。”老師:“是的,那么是當前的收入,還是未來的收入?”學生:“當前的收入?!?“未來的收入。”/“都有?!崩蠋煟骸按蠹业囊庖娪兴煌<偃绗F在你很有錢,但是想到自己老了以后沒有什么收入了,你還會大手大腳的花錢嗎?”學生:“不會?!崩蠋煟骸叭绻悻F在沒錢,但是馬上就會掙到很多的錢,你會增大自己的消費嗎?”學生:“會。”老師:“所以,消費水平是受當前收入的影響還是未來收入的影響?”學生:“都有?!?/p>
高中政治課堂知識的教學不僅是塑造中學生政治素養的有效途徑,而且也是培養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渠道。本文從生活情境建設政治高效課堂的連接點、小組合作教學建設高效課堂的著力點和創設問題情境為建設高效課堂的突破口三個角度就如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進行闡述。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政治老師也應當始終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挖掘政治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謝立仁.高中政治高效課堂創建的嘗試[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82.
[2]張錦蘭.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