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林
摘 要:化學是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綜合思維、探究能力與化學素養的的關鍵所在。教學質量代表著教學最終效果和效益,只有提高了高中化學教學的質量,才能夠發揮出化學學科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的知識增長與能力發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將從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與精選課堂練習的內容三方面出發,系統地分析與研究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和科學策略,希望能為一線的高中化學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參考。
關鍵詞: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策略
隨著時代和現代社會的發展變遷,教育教學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從而推動了教育教學領域的綜合改革,高中化學教學也因此邁入到嶄新的發展階段,需要完成全新的教學任務,即要轉變過去單向傳輸式的教學傾向,強調和倡導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結構,以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和質量的優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在這種新的形勢下,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要具備清醒的認知,積極地轉變觀念和思想,從學科特點和學生需求出發,改革教學方法,以全面提升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
一、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常情況下,興趣是決定學生學習態度的基礎,只有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從而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所以,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將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并結合化學知識的重點難點,來精心地設計啟發性、趣味性的課堂問題,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放松心情,產生對化學學習的濃厚興趣,享受學習的過程。
例如,在教授《金屬的化學性質》這部分知識時,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重新燃起對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筆者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們創設了的問題探究情境。首先,筆者根據本節課程的內容設計了幾個問題,如下: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能夠被活動性比它強的金屬提取出來?哪些金屬可以和酸反應?金屬和酸的反應方程式之間有什么共同點呢?待問題設計好后,筆者再給予學生們充足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們獨立完成探究活動,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們都積極思考問題,不斷探索著新的知識。這樣一來,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筆者通過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教育信息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信息技術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教學實踐過程中,促進著知識呈現方式的優化,有利于加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所以,高中化學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和技能,從而能夠運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設備,將原本抽象的化學知識進行加工和處理,再通過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和作用,增強學生感官體驗和認知,不斷提升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授《元素周期律》這部分知識時,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們更加直觀地理解元素周期律,筆者利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首先,筆者先為學生們演示了元素周期表中3~10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然后給予學生們充足的空間進行觀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認識到了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以及電子排布周期的變化規律。這樣一來,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筆者通過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精選課堂練習的內容,強化學生對知識的吸收
練習是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構成,是鞏固學生基礎知識理解、掌握、運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所以,高中化學教師應提高對課堂練習的重視,并根據課堂中所講解的化學知識,結合學生的需求和不同層次,來精心選擇和設計課堂練習的內容,使課堂練習難度適中且與不同層次的學生相適應,讓每個學生都能從課堂練習中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吸收,都能有所得、有所獲。
例如,在教授《化學反應速率和限度》這部分知識時,為了強化學生們對知識的吸收,筆者為學生們開展了課堂練習活動。以“在鋁與稀硫酸的反應中,一直到10s末硫酸濃度減少了0.6mol.L-1,若不考慮反應過程中溶液體積的變化,則10s內生成硫酸鋁的平均反應速率是多少?”這道例題為例,首先,筆者讓學生們熟讀題干,標記出題干的重要信息,然后,筆者再帶領學生們對例題進行分析,根據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便可以求出生成硫酸鋁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2mol.L-1。這樣一來,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筆者通過精選課堂練習的內容,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
總而言之,教學質量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每個教師所必須要完成的重要任務。所以,無論教育如何發展變化,作為高中化學教師的我們都應當樹立科學的觀念和思想,將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通過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與精選課堂練習的內容等方法和策略的運用,來優化教學的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不斷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彰顯化學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吳小霞.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探討[J].甘肅教育,2019(10):66.
[2]李榮強.高中化學課堂導入的策略解析[J].才智,2016(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