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坤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學科的教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涌入到了課堂中,打造出了現代化的課堂。信息技術有著多樣的表現形式,可以適用于各種各樣的教學內容,被廣泛應用到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可以將知識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展現出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構建真實化的情境,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此外,高中階段數學的知識一般比較抽象,學生在思考數學知識的時候難免會出現遺漏,而信息技術可以將知識具體化展示,完善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提升數學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學;信息技術;形式多樣;真實情境;知識具體
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難度有目共睹,較高的邏輯性和抽象性使得學生在學習時叫苦連迭,而教師一直沿用刻板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不僅不利于正常的教學,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現代化的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融合到數學的教學中,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輔助教學,讓教學過程不再枯燥,多樣的展現形式還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發揮信息技術對數學教學的積極作用。
一、多樣的形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現代化的數學課堂中,受到新課標教育理念的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信息技術有著多樣的表現形式,可以將知識以視頻或者圖畫等多種形式展現出來,相比于傳統黑板的教學模式,顯然更能吸引學生。教師可以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
例如,在學習《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多樣的表現形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來研究點、線、面之間的關系,下面我們來通過學習了解一下吧。”我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分別演示線與線、線與面、面與面的關系圖,直觀的將知識演示給學生,學生觀察圖片的過程中掌握了這部分內容。這樣,通過在課堂中利用信息技術多樣的形式將知識直觀的演示給學生,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促進了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融合。
二、真實化情境,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隨著年級的升高,數學知識的難度也不斷增加,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逐漸跟不上數學教學的進度,如果不及時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解決這種情況,會導致學生出現懼怕和厭惡學習數學的心理,給學生的學習造成阻礙。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具體的教學內容,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真實化的教學情境,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暢通無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
例如,在學習《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真實化的教學情境,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識。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對橢圓有了基本的了解,今天我們來探究橢圓有哪些性質吧。”講完之后我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演示橢圓的圖片,并引導學生研究橢圓。通過利用信息技術變化橢圓,構建真實化的教學情境,學生很容易發現了橢圓的性質,一個學生說:“橢圓具有對稱性。”另一個學生說:“橢圓與它的對稱軸四個交點,是橢圓的頂點。”其他學生也陳述了自己的發現。這樣,通過在課堂中利用信息技術構建真實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教材中的知識,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知識具體化,完善學生的數學思維
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時間緊任務重,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跟不上教學進度,而且數學知識有著較高的邏輯性,需要學生掌握其中的邏輯關系,形成完整的數學思維。在現代化的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幾何畫板等數學軟件給學生展示數學知識的推導過程,將不同的知識進行可視化展示,幫助學生發現知識之間的聯系,完善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數學知識,從而有效促進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融合。
例如,在學習《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標表示》時,借助信息技術將知識具體化呈現,可以完善學生數學思維。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經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了平面向量這一新的數學知識,今天我們來開始深入研究一下平面向量。”講完之后我利用幾何畫板引導學生推導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知識,讓學生參與到探究知識的過程中,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感,同時也使學生經歷了探索知識的完整過程,完善了學生的數學思維。這樣,通過在課堂中利用信息技術將推導知識的過程具體化呈現出來,增加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完善了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了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
總之,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打造現代化的課堂,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可以更加直觀的學習知識,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有效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施向華.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淺述[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137-138.
[2]段世杰.計算機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學習的整合分析[J].數字通信世界,2018(1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