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
【摘 要】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親密的“伙伴”,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甚至脾氣秉性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今天我們在他們身上所施加的東西和影響,長大后,他們會悉數地還給我們,還給社會。
【關鍵詞】父母;孩子;成長;老師
親子關系也是人與人的交往關系,只有相互付出的人際關系才會平衡又和諧。當然并非要求孩子跟父母一樣物質的付出,有些時候指的是精神的付出,對父母說聲感謝,在父母生日時候說聲生日快樂,亦或是買個小禮物。只有相互付出過,我們的孩子才會優秀的成長。的確如此,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長的自身品德修養和行為習慣對子女的成人成才有著重要的影響,甚至影響到孩子的一生。那么,在新的形勢下,家庭教育都對家長都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一、加強自身品德修養
(一)家長要有良好的思想修養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自私,不懂愛。很多時候這些問題大多歸咎于孩子問題,但孩子身上所有的問題都是家長造成的,所以獨生子女的自私還得歸結于父母的教育。父母面對自己的孩子,要向孩子正面宣傳良好的道德觀念。教育并非是家長跟孩子一板一眼的說教式教育,而是從生活一點一滴中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耳濡目染,孩子一定會有一顆善良的心以及一個良好的思想道德。
(二)家長要善于學習,興趣廣泛
作為一名教師,經常有語文成績不是很好的孩子家長問筆者如何提高。很多人也知道語文的學習歸結于閱讀量,家長會問該如何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每天都抽空讀讀書,寫寫字,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也會自覺不自覺地照樣子模仿。
(三)性格修養,性格決定命運
性格對一個人的一生有相當大的重要性。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保持陽光心態。孩子的耐挫能力大多是跟父母學來的。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挫折和坎坷。在這個時候,家長就要表現出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面對挫折不屈不撓,永不言敗,勇往直前。父母的幽默會把家庭教育置于溫馨、有趣、和諧的教育環境中。
二、加強自身行為行為習慣的培養
(一)勤儉的習慣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大部分孩子衣食無憂。但對很多人來說,僅僅是剛剛解決溫飽。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嬌生慣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尤其是有些父母自己工作辛苦,薪酬也低,但一味地去滿足孩子對物質的追求,父母們可以想想,現在的你們可以去滿足孩子無限地不合理的物質需求,那么當孩子大了如果沒有辦法去承擔自己的物質需求,那么他會不會走極端呢?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應培養孩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讓孩子知道勤儉是一種美德。
(二)個人衛生習慣
作為家長,要時時刻刻為孩子做表率。現在很多家長,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他們蓬頭垢面,穿衣怪里怪氣,全然不顧孩子的感受。班里有一個殺馬特造型的孩子,直到見到孩子的殺馬特造型的父親筆者才知道為什么他的孩子這樣。如果你細心,就會發現:一個家庭的家長愛干凈,那么,他們的孩子一定會衣衫整潔,精神面貌很好。相反,如果家長不講衛生,那么,孩子十之八九會不講衛生,自由散漫。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養成個人衛生習慣,給人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
(三)家長學習習慣
“學到老,活到老”,因此良好的學習習慣終身受用。要培養學習習慣,首先還是得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比如早上時間如金,合理利用好早上時間,事情可以事半功倍,那首先家長就要做好表率,無論春夏秋冬,假日或者工作日,早起的習慣就很重要。提到早起,就有早睡。好的睡眠可以保證孩子第二天的學習狀態,那么家長是否可以同樣地對自己早睡先提出要求呢?其次,我們談學習習慣,在孩子學習習慣未培養好之前,父母需陪著孩子一起去學習,而不是自己端著手機嚷嚷讓孩子去學習。就算父母實在不想學習,哪怕裝模作樣也會有效果的。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
三、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一)形成和諧的夫妻關系
做孩子的引路人,家長應該從自己做起,不利于孩子的言行決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在教育批評孩子時,父母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不能相左或相右。
(二)構建合理的親子關系
很多家長知道要民主但執行起來就專制了。這種專制取決于對孩子的不放心與不信任,歸根結底還是對孩子的過度溺愛,一切自己吃過的虧孩子都不能吃,一切自己跌倒的路孩子不能走。可是作為大人的我們,不經歷過嘗試誰會選擇放棄?既然我們成人是這樣,孩子更是這樣,所以不要過度保護孩子而強制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強迫孩子放棄他想做的事情,大膽放手讓孩子做去吧。成功了給予肯定,失敗了一起總結,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收獲成長。
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僅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夠的。“幸運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作為父母,不要想辦法贏了孩子,而是贏得孩子,你們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參考文獻:
[1]黃亞萍.淺談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