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君 鐘榮鳳
摘 要:新業態飯店的發展對于人才素質的要求更加的多元化,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是否符合行業要求就成為了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本文以《飯店管理概論》課程為例,探究了課程在教學模式上的現狀和不足,表現在企業需求與課程教學存在脫節;課程教學形式單一;專業師資偏離教學需求。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改革和創新方式,如引入案例教學法,建立案例庫;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專業師資,實現校企合作。
關鍵詞:飯店管理;教學改革; 飯店管理概論
一、引言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旅游業的發展也突飛猛進,各地把旅游業放到了至關重要的位置。游客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增量速度在突飛猛進地增長,預計到2020年中國年游客量可達60億。大量的旅游需求,商務往來需求推動了住宿業的發展,在節假日,許多酒店甚至出現了“一床難求”的現象,在需求的推動下,市場上出現了符合客人不同消費能力和需求的酒店、客棧、民宿,同時,不僅給客人提供住宿環境和設施,同時也給客人帶來了賓至如歸般的情感需求。消費主體已經從“60、70”后,改變為“80、90”后,這些人群更會“玩”,并且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和新興文化、業態。在這樣的形式下,住宿業對于人才素質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辦學目標是,適應現代酒店業發展需要,具備較高的管理理論素養和扎實的酒店管理專業知識,具有管理思維、領導藝術、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酒店管理人才,能夠勝任大中型酒店管理集團,民宿,高級餐飲機構的中高級管理者崗位。于是,在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上,既要遵循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酒店管理專業素養,又要提升學生專業技能、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文獻綜述
關于飯店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國內許多專業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和討論,這些學者大部分都是在高校酒店管理專業內從事相關課程教學的一線教師,對于專業課程的現狀理解擁有著一手資料和經驗,對于如何改革有有著獨到的見解。周亞、蘇潔(2019)針對知網上查詢到的《酒店管理概論》課程相關的125篇教改論文進行統計分析,對于此課題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統計[1]。賈斐斐(2019)通過對行為導向教學模式的特點、教學環節設計以及應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方面展開討論,提出利用案例研究、模擬教學研究和實踐教學研究等多種方案[2]。張鑫(2018)結合《飯店管理概論》課程特點,并且把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理論應用于提高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上。[3]李娜(2018)以翻轉課堂為工具,依照金字塔學習理論,選擇市場調研、項目策劃、案例討論、情境模擬實踐教學方法進行改革研究[4]。張瑾(2017)探討了酒店管理專業《飯店管理概論》課程的開發建設,在課程性質與目標、考核方法、教學思路、教學內容選取、重難點的認知、及未來課程改革方向等方面提出看法[5]。李彬(2014)分析了酒店管理專業在教學案例分析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策略[6]。劉艷華,章曉盛(2014)對北京市部分中高星級飯店進行問卷調查、走訪與座談,了解行業對飯店管理專業人才的要求,并且提出了關于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專業實習以及師資培訓等方面的改革建議[7]。孫媛媛(2012)對咸陽師范學院飯店管理方向學生現狀,和飯店企業單位進行調查,提出當前飯店從業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并在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設置、師資力量、實踐教學等方面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8]。
三、《飯店管理概論》課程教學現狀和不足
(一)企業需求與課程教學存在脫節現象
就目前而言,大多數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在畢業時掌握少量的專業技能,管理思維和管理素質不夠高,吃苦耐勞的精神和作為酒店人的情懷欠缺。此專業的課堂教學依舊大多以本為本,存在按部就班地參考或者參照教科書內容教學,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差,專業精神和情懷不足。再者,如今行業對于員工的需求是情商智商并重,飯店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工作內容繁瑣,工作時間長,壓力大,需要員工具有良好的抗壓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然而,高校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培養僅僅停留在書本上,心態調整、溝通方法、人際關系協調能力的培養不重視。
(二)課程教學形式單一
《飯店管理概論》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飯店管理思維,飯店專業素養,以及飯店基本知識的掌握。但是,往往在這門課程的教學設計上,存在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如僅僅利用多媒體技術,照著教材,講授型授課,缺少學生互動,學生主動參與意識不強。教師著重課程理論解釋,理論知識輸出,鮮有帶領學生到酒店現場進行教學。課堂教學上,缺少與學生互動,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
(三)專業師資偏離教學需求
酒店管理專業是應用性專業,非學術性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在應用性高校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我國應用型本科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師幾乎以“理論派”教師為主。導致這樣的原因在于,國家傳統的招聘模式,現在高校對于教師的招聘門檻是擁有博士學歷的學者,并沒有根據專業實際以及人才培養方案和目標來選擇教師,導致大多數教師理論水平夠,實踐經驗不足。另外,大多數高校對外校企合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足,沒有意識到聘請行業資深經營者作為專業教師的重要性。
四、《飯店管理概論》課程教學改革模式和創新
(一)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面向酒店業教學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應以學生消化吸收知識,提升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升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宗旨,同時還要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可在《酒店管理概論》這門課程的業務經營管理板塊的教學中,進行飯店企業的實地參觀和觀摩教學;在飯店營銷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職能業務板塊的教學時,進行商業策劃書,財務預算,人員招聘和培訓的方案討論和撰寫教學。不斷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1.引入案例教學法,建立案例庫
中國酒店產業高速發展,各種新業態層出不窮。從學生群體來看,多為90后00后,他們獲取知識的渠道廣,應更強調自主學習,強調課堂思考和互動,而不是被動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秦宇(2002)認為酒店管理專業教育過程中應用案例教學的優勢在于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學習氛圍,同時可增強學生對現實世界的理解,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找出問題的答案,最終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9]。
2.調查研究法
根據《酒店管理概論》的課程內容,布置課外酒店調研研究報告作業,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走訪城市各個酒店,對酒店的經營現狀,裝潢設計,營銷特征等進行調查,撰寫研究報告。
3.情境模擬法
根據課程內容,帶領學生到專業實訓室進行情境模擬。就所學內容學生資源組成團隊,通過角色和情境扮演,掌握專業知識和技巧。例如:對于酒店前廳,可帶領學生去專業實訓室,通過模擬前臺入住手續登記,了解前臺業務流程。同時,可進行角色互換,如在講授人力資源管理章節時,可讓學生扮演招聘者和應聘者,讓學生在角色和情境扮演中,熟練掌握酒店行業應聘和招聘技巧。
(三)培養專業師資,實現校企合作
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實現校企資源共享。酒店企業可以參與到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和計劃中去。酒店高管和職業經理人可被學校聘任為客座專家,合作辦學授課學者,負責部分課程內容的教學。酒店企業為專業學生提供教學和實習基地,實驗室,學校培養的學生可在實習期輸送到合作酒店實習或者工作。其次,培養學校專任教師前往酒店進行掛職,鍛煉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提升教師的行業素質。
五、結語
社會各行各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高校是培養社會人才的搖籃。應針對社會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按需培養,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飯店管理專業是應用性專業,課堂教學應該緊扣實踐,通過實踐強化理論,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培養實踐性師資,從而讓學生能夠同行業完美對接。
參考文獻:
[1]周亞、蘇潔.高校《酒店管理概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現狀分析[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9(3):99-104.
[2]賈斐斐.基于行為導向視角談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以“飯店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為例[J].林區教學2019(01):32-33
[3]張鑫.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法在《飯店管理概論》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18(35):193.
[4]李娜.翻轉課堂下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革研究——以《飯店餐飲管理》為例[J].南方論刊,2018(10):92-95.
[5]張瑾.基于崗位需要的高職《飯店管理概論》課程建設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02:200-201.
[6] 李彬.教學型案例撰寫與開發研究: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1):22—23.
[7] 劉艷華 .關于應用型大學飯店管理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J].旅游學刊,2014,(1):39-46.
[8]孫媛媛. 就業導向下的飯店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陜西教育,2012(12):55-63.
[9]秦宇. 淺析飯店管理教學中的幾個問題[J].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1):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