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計信息作為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基本信息,對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具有重要的作用。這也與國家宏觀調控密切相關。由于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成熟,我國整體經濟快速發展,由于我國的會計準則是借鑒美國及國際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經驗, 雖然建立了符合我國國情的會計信息管理體系,但是,會計準則存在諸多缺陷,許多企業利用法律漏洞,導致信息披露不實,給國家,社會和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如何避免會計失真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引起了大眾廣泛的關注。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原因;防范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
1.導致國家資產及稅收大量流失
企業納稅是我國稅收的主要來源。一些企業為了自身利益,少報稅款,少繳稅款,以致通過各種舞弊手段,賬目混亂,隱瞞利潤等,使公司凈資產呈負增長,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國家稅收流失。一方面,它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給稅務機關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2.造成經濟預測和決策失誤
國家和地方財政收支預算是根據上一年度財政收支情況和下一年度預計新增收支情況確定的。如果全行業提供的會計信息不真實,國家預算部門獲得的數據就不準確、不真實。以這些虛假數據作為編制下一年度預算的依據,難免會出現較大偏差,造成預算執行中的諸多失誤。另一方面,國家宏觀調控的基礎往往是整體會計數據為基礎。但由于會計信息失真,可能導致決策失誤,導致國民經濟整體健康運行。經濟作為政治和社會的基礎是非常嚴重的。
3.擾亂資本市場的正常運行
眾多的投資者以及債權人往往都是通過上市公司所公布的會計報表,以獲取相的財務指標,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性等進行評價。而當公司提供虛假的信息,如果使用者以此為依據,做出了相關的重要決策。那必將受到經濟上的嚴損失??赡軙е峦顿Y者不愿再繼續投資。銀行不愿繼續貸款,企業無后續資金,從而導致破產。
二、會計信息失真動因
1.為融資粉飾財務報表
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主要有發行股票和貸款,而發行股票又需要公司上市,由于我國的政策的原因,對企業的上市,作出了許多嚴格了要求,如入市前三年連續盈利,公司股本總額不少于人民幣5000萬元等,所以有部分企業為了達到上市的目的,便作出虛增利潤、資產等虛假會計信息,企業不管是向金融機構貸款還是發行債券,對企業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有一部分的企業由于自身達不到要求,所以去粉飾財務報表,從而顯示企業財務狀況良好、具有償還債務的能力,達到貸款的條件從外部進行融資。
2.為逃稅漏稅造假
國家為了進行宏觀調控對企業征收各種稅費。如:增值稅、所得稅,房產稅,國家要征稅,而企業持續經營是為了制造利潤。而部分企業為了利潤最大化,他們大鉆法律的空子,利用財力人員愛采取不正當的手段,做假賬,兩套賬乖,增大費用少計甚至不計收入,從而導致企業的利潤虛減,偷漏國家流轉稅和所得稅,造成了會計信息失真。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客觀因素
1.不合理的股權結構
中國上市公司的一個明顯特點是股權結構不合理,一股獨大的現象嚴重,公司由大股東控制,小股東不能很好地實現自身利益。為了自己的利益,大股東將利用資產重組或股票炒作侵蝕小股東的利益。
2.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
建立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目的是發現,預防和糾正舞弊。一個好的內部控制系統可以發現并糾正錯誤和舞弊,但是,許多因素使中國企業的內部控制失效。例如,所有權結構不合理,董事會結構不平衡,管理人員監督不到位,監事會不發揮監督作用,獨立董事的作用難以發揮。所有這些導致內部控制系統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從而導致嚴重的內部舞弊和會計信息失真。
3.中國的監管機制存在一些缺陷
在中國,政府監督和行業自律組織的權力是分散的。當不同部門協調監督時,它們都以每個監督部門的成本和利益為出發點,從而導致監督的薄弱環節。如今,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丑聞頻傳。我們不禁懷疑某些注冊會計師是否真正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導致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失敗的客觀因素很多(例如難以取得證據)。總體而言,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低下是其無法披露會計信息舞弊真相的主要原因。
4.對違反會計行為的處罰不足
實際上,對會計違法行為的懲罰還不夠,即犯罪成本低。首先,很難揭露會計違法行為。其次,懲罰力度不夠。偽造企業會計信息涉及許多單位,人員甚至執法人員。他們合謀準備的虛假財務信息更加隱蔽。即使發現舞弊行為,監管部門也只使用行政手段,很少使用懲罰手段,這縱容了違法者的不法行為。
四、會計信息的防范和治理措施
1.健全會計監督管理制度
一是統一制定內部監督和內控制度規范,實行內部統一監督管理責任制,提高內部財務監督效果,使監督管理有據可查,營造嚴格執行單位內部的系統。監督管理工作落實到位。
二是建立本單位內部審計部門,對財務報表和日常工作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和檢查,建立健全內部監督管理制度,加強財務基礎工作的規范化;建立健全單位內部約束制度和財務人員各崗位輪換制度。相互協調內部勞動與合作,明確各相關部門和個人的權利和義務,防止單位管理人員在可能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侵害自身利益
2.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要加強金融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每年重點開展金融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加大對金融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力度。高素質的財務從業人員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的保證。應本著“誠實守信、穩妥做事、不造假”的原則,加強對法律知識的學習,了解舞弊行為等,偽造虛假會計信息是違法違紀行為。它應該遵守法律和原則。一旦發現經濟違法行為,必須及時制止,確保日常財務工作有序開展。
3.加強單位負責人的法律意識
從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看,各單位和單位的負責人都要對自己政績的提高、逃稅漏稅負責,為了追求更多的經濟利益,他們會要求我們的財務人員制作假鈔、修改財務報表,設立小金庫等一系列違法行為。因此,抓好違法違規行為,關鍵是要明確各單位責任人的責任,使其成為會計責任的重要主體。單位負責人只有認識到自己可能對此負責,才能端正自己的態度,才能端正自己的態度。杜絕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監督財務從業人員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在單位內部財務工作整體建設中,不僅要限于單位負責人和財務從業人員,而且要提升到單位的整體管理水平,從根本上消除會計信息失真。
4.增強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大多是注冊會計師個體經營,這使得兩者關系密切,而注冊會計師的這種密切聯系失去了獨立性。因此,注冊會計師可以由監管機構指定進行審計,也可以采用輪換審計的方式。這可以大大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自主權和獨立性,使審計主體能夠履行其監督職能。
五、結語
舞弊行為在資本市場中十分普遍,情況仍然嚴峻。因此,從國家發展經濟的穩定發展和資本市場的有序運轉來看,必須加大力度解決這一問題。舞弊的根源在于內部控制機制和治理結構的不完善。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是公司治理的基石。規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為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提供了環境保護。委員會在處理舞弊時,應同時加強內部和外部的控制和監督機制。同時,要提高會計準則和準則,提高財務人員的誠信意識。這是一個應對舞弊的長期而系統的項目,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陳德懷.我國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研究[D].云南大學,2012.
[2]胡美娥.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與防范[J].商場現代化,2017(10):179-180.
[3]張巍. 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14.
作者簡介:
羅一輝(1998—),男,漢族,湖南新化,本科,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