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慧
摘 要:小學是學生受教育的初級階段,也是啟蒙階段,教師向學生所傳授的知識都是最基礎的知識。而語文作為小學生的母語,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能夠學習更多更為基礎的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能力,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還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文化修養。本篇文章主要圍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本教育
引言:
對于生本教育來說,主要提倡的就是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為激發學生的潛能營造條件。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效果很差,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更不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作文水平。文章依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提出的生本教育應用方式,對改變語文作文的教學現狀具有理論性意義,對促進我國語文教學業的發展具有現實性的指導意義【1】。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1.缺少生活的引導
近些年來,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的影響,過于重視對教材上的內容的傳授,忽視了對寫作技巧的傳授,并且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遠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而且教師也沒有重視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感受。作文教學與生活的脫節,使得學生缺少對學習寫作的興趣,久而久之,便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厭學情緒的產生,更加不利于學生的作文學習,從而導致了小學的語文教學效果欠佳。例如,實際的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只會教導學生死記硬背,并將寫作模板或公式直接傳授給學生,使得學生對于寫作缺乏思考,千篇一律,缺少特色【2】。
2.缺少寫作的素材
想要提高寫作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素材是否優質,將直接關系到寫作的質量。如果學生缺少優質的素材,就不能夠寫出最優質的作文。素材的積累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進行,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并沒有重視學生對寫作素材的積累,只是讓學生進行閱讀學習,這是造成很多學生創作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由于這個階段的學生并沒有生活經驗,而他們的素材積累依靠的是廣泛的閱讀,只有讓他們不斷地積累生活才能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
3.缺少人文教育
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原本就是人文教育與知識互相結合進行教育的。所以在進行寫作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人文思想的教育。對于人文思想來說,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道德素養,第二種就是文化素養。傳統的小學教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古板,缺少特色,不注重作文對于情感的表達,使得學生寫出的作文過于冷淡,缺少感情,缺少溫暖。強制性的教學模式,致使學生的作文缺少其對人生世界觀及價值觀的表達,作文缺少人情味。與此同時,部分語文教師過分追求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得其作文內容偏離生活,缺乏真實性及感情【3】。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本教育的措施
1.將生活元素導入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
對于小學生來說,缺少對寫作知識的積累,生活經驗也很少,所以僅僅依靠自身的知識想要完成作文的話,具有很大的困難.所以很多小學生在進行作文寫作的時候,往往都是生搬硬套一些優秀文章,導致最終呈現出的文章也只是大同小異,內容過于重疊。部分教師僅是重視模仿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性,并未能實現以學生為核心教學宗旨。學習作文時,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學導入生活元素,利于學生積極觀察生活當中的人、事及事物等,利于其寫作更加真實。例如,作文題目為《美麗的秋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校園內,或是公園里觀察秋天的美。鼓勵學生運用已掌握的詞匯將秋天的美在作文中生動、形象f 描述出來。此種方法,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其可以積極主動f 參與到作文的教學當中,利于其寫出生動且貼近生活的作文【4】。
2.強化學生的閱讀訓練
對于小學生來說,想要提高寫作能力,就需要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為此,加強閱讀訓練就是一種有效的方式。教師也需要給予學生一些指導,引導學生去學習更多課外的書籍,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從而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生本教學的引用,需要教師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并依據其年齡,選取與之年齡相匹配的作文范例,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參與閱讀訓練,既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又可激發其寫作潛能,是其寫作能力提高的關鍵。良好的閱讀能力,可為學生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選取小學生普遍喜歡閱讀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作為閱讀訓練當中的書籍,指導學生模仿其寫作語言及模式,利于其作文思路擴展。
3.自主修改文章
想要提高小學生自身的寫作水平,離不開小學生自身對文章進行反復修改的過程,這樣一來,小學生的作文質量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例如,郭沫若的《棠棣之花》,是其用了 25 年的時間才創作完成的。期間,郭沫若對作品反復修改了無數次[3]。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學的語文教學目標已將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核心。在生本教育中,除了注重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也要注重對其自行修改作文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將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講述,使其對作文的修改產生重視。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對于小學生作文教學的培養,不僅要強調素質教育,更要強調學生的生活樂趣,要讓學生們學會在生活中發現美的事物,有一定的洞察力。尤其是在作文教學中,要融入本土教育的理念,根據學生的自身發展因材施教,這樣不僅有利于小學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提升作文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秀琴,芻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J]. 中國校外教育,2017(5):19-19.
[2]陳翠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研究[J]. 新課程(小學),2015(8):14-14.
[3]童蕾,關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探討[J]. 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7(11).
[4]莊澤坤,關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探討[J]. 中國培訓,2017(02):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