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威
摘要:由于高考壓力,大部分高中院校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新課標改革背景下高中體育田徑教學暴露出許多問題,諸如師資力量不足、場地有限、教學內容固有化、評價體系不完善等,致使學生在體育田徑教學中的學習效率不高、身體素質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校方急需尋找體育田徑教學創新對策。本文具體論述了新課改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的現狀,并針對這些現象提出了想管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體育;田徑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6-0208-01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田徑教學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田徑運動項目不僅對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保持學生健康的身體素質有重要作用,更能夠培養學生的意志力、抗挫折能力、合作競爭精神、社會適應能力,但是即使在新課改條件下許多院校與教師都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教學內容與方式創新力度不足,導致田徑教育作用發揮不大,如何提升高中體育田徑教學質量是值得高校注意與重視的問題。
1.新課改下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的現狀
1.1體育田徑師資力量薄弱,器械設備較差。
高中體育教師中田徑專業的教師較少,且高學歷的體育教師更少,這樣的教師資源無法更好的貫徹理解新課改體育教育理念與目的,教師的知識理論水平較低,綜合素質與素質教育要求相差較大,教育科研能力不強,并且部分教師在思想方面過于懈怠,不能在教育中投入全部精力,使得教學質量較差。
另一方面,高中院校對體育教育課程的普遍存在輕視的現象,用于體育田徑器械場地的資金投入較少,導致校內現有的體育設施與器械無法滿足現代化體育田徑教育的需求,甚至還缺少必要的運動防護用具,學生在訓練的時候沒有合理的保護措施,容易產生安全事故。
1.2體育田徑創新力度較小,學生積極性低。
先階段體育田徑課的教學內容大都是只對項目動作要領做簡要的介紹,對專業的田徑理論知識與延伸的保健知識、運動損傷處理等問題基本沒有涉及,這樣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新課標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相差較大,無法發揮田徑教育在學生體能、毅力方面的有利作用,并且容易使課堂枯燥無味,學生容易失去對田徑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
1.3體育田徑教學評價落后,忽視全面發展。
新課標改革要求高中體育教育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學生的健康為教育的第一目的,但是這里理念在先階段高中體育考核評價體系中沒有得到較好的體現,現行的評價體系依舊是重結果輕過程,并且忽略了學生的素質基礎、合作競爭、品德意志等方面的信息,學生的真實能力與潛力無法在評價中得到客觀體現,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來說,很容易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影響學生日后的運動訓練,也影響體育田徑教育的健康發展。
2.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創新對策
2.1完善師資力量,加大場地設施建設。
課改背景下教師的綜合素質是提升高中體育田徑教學的關鍵。校方需要加大對田徑教育的資金人力資源投入,加大對體育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對現有教師進行科學系統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素養、文化素質和信息化素質,提高田徑課堂質量。在訓練場地方面,需要加大場地資源配置,完善田徑教育的設備器械,保證校內跑道及球類等運動項目的場地和設施,日常中加大對器械的維護,保證學生在訓練中的安全性。
2.2創新教學方式,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要轉變體育田徑教學方式,首先校方要充分認識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充分重視體育課程,保證學生體育課的數量,教師應當充分理解新課標改革中“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觀念,在課程訓練中建立與學生的良好關系,積極合理地運用興趣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體育觀念,使學生在提升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競爭、合作等競技精神,提高學生對體育田徑教學的興趣,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2.3完善評價機制,提升教育教學效果。
新課改條件下高中體育田徑教學應當盡快改革優化固有的審核評價機制,綜合學生的體能基礎、訓練強度、心理素質等多方面信息進行科學、合理的結合起來,建立更客觀全面展示學生信息的評價體系,另外完善學生自我評價系統以及小組互評系統,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形成性評價。教師也需要時刻關注學生展示出來的素質水平,不要讓評價體系成為一種擺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真實情況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訓練計劃,并對學生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切實發揮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幫助提升作用,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可以從完善師資力量、創新教學方式、完善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高中體育田徑教學創新改革,確保田徑教學有計劃、有層次、科學合理地進行開展,提高教學質量水平,保證學生健康、可持續的成長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麗娜.高中學生田徑學習興趣的培養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26):61+130.
[2]董鳳玲.普通高中田徑訓練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發展對策[J].田徑,2016(03):32-33.
[3]李佳偉.淺談提升高中體育田徑運動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7(6Z):286-286.
[4]李川.淺談高中體育田徑運動課程教學問題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5(20):23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