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華 陳姣
【摘? 要】目的:了解心理護理干預在銀屑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我院收治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80例銀屑病患者作為此次課題的觀察對象,并以隨機抽簽的模式分2組,傳統組(n=40)接受常規護理指導,心理護理干預組(n=40)在常規護理下接受心理護理干預,對兩組護理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與比較。結果:經護理后,心理護理干預組接受接受漢密爾頓焦慮、抑郁量表評估分值較傳統組顯著下降,生活質量各項目評分較傳統組顯著提高,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銀屑病患者護理中開展心理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的生活質量獲得進一步改善,值得推薦。
【關鍵詞】銀屑病;心理護理;應用意義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020-01
Eighty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for the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lottery mode. The traditional group (n=40) acce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guidance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n=40) underwent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under routine nursing, and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After nursing,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the Hamilt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evaluation score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traditional group,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tem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group.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I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tient's bad mood and mak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further improved, which is worth recommending.
銀屑病是皮膚病學中相對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在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對全身關節產生影響,多數患有該病的患者有不良情緒,其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影響非常明顯,并可加重社會與家庭負擔,爭取盡早妥善的治療與處理至關重要[1]。本組課題中,選擇我院收治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80例銀屑病患者作為此次課題的觀察對象,并以隨機抽簽的模式分2組,傳統組(n=40)接受常規護理指導,心理護理干預組(n=40)在常規護理下接受心理護理干預,效果較理想,現歸納護理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80例銀屑病患者作為此次課題的觀察對象,入選患者均已接受系統檢查且證實為銀屑病,無伴發嚴重軀體疾病、共患其他類型精神疾病以及有明顯自殺傾向等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齡在19~62歲范圍,平均年齡(32.31±4.25)歲;以隨機抽簽的模式進行研究分組,傳統組與心理護理干預組各40例,采取統計軟件處理組間基線資料,P均>0.05,適合進行統計研究。
1.2 方法
傳統組接受常規護理指導,包括用藥指導、穩定銀屑病患者情緒、口頭宣講有關銀屑病的知識及危害性等。心理護理干預組在上述基礎開展心理護理,主要從以下幾點著手護理:(1)心理護理:根據銀屑病患者的心理特點及情緒狀況,給予相應的疏導與安慰,需向銀屑病患者講述積極樂觀的生活事例,幫助銀屑病患者樹立信心,重燃希望;與其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交流,通過誘導性語言使銀屑病患者正確看待過往與自身不足,并耐心向銀屑病患者普及銀屑病的相關知識,使銀屑病患者加強配合。(2)加強社會支持:加強對銀屑病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使他們更好地了解銀屑病的相關知識,并告知家庭成員如何鼓勵日常生活中的銀屑病患者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3)生活指導:①對銀屑病患者的飲食喜好進行調查,并與銀屑病患者相互探討,為其量身定制飲食計劃,叮囑銀屑病患者多進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類食物,合理加強營養,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②指導銀屑病患者規律作息、戒除不良生活習慣[2]。
1.3 評估項目
以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與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80)為參照,評估兩組的焦慮抑郁情緒、生活質量改善狀況。
1.4 統計數據分析
此次課題研究選擇SPSS15.0軟件對計數資料、計量資料作處理,具體經卡方檢驗與T檢驗,P值<0.05,說明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護理后,心理護理干預組接受接受漢密爾頓焦慮、抑郁量表評估分值較傳統組顯著下降,生活質量各項目評分較傳統組顯著提高,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和表2.
3 討論
銀屑病是皮膚疾病中較常見的一種,因病情反復發作,可使其出現情緒低落、悲觀等。隨著醫學標準的不斷發展,銀屑病的治療水平也在穩步提高。然而,在治療過程中,不僅需要有效的臨床手段,還需要有效的護理干預來顯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因此,除了積極的藥物治療外,對銀屑病患者輔以適當的護理指導也尤其重要。心理護理是現代護理學重點推薦的服務模式之一,其能夠以患者為中心,充分結合患者的病情特點、年齡以及社會關系,為患者提供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個體化的服務與指導。
近年我院對銀屑病患者的護理工作進行了改進,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干預,選擇我院收治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80例銀屑病患者作為此次課題的觀察對象,并以隨機抽簽的模式分2組,傳統組(n=40)接受常規護理指導,心理護理干預組(n=40)在常規護理下接受心理護理干預,對兩組護理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與比較,經護理后,心理護理干預組接受接受漢密爾頓焦慮、抑郁量表評估分值較傳統組顯著下降,生活質量各項目評分較傳統組顯著提高,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銀屑病患者護理中開展心理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的生活質量獲得進一步改善,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 史蘭輝,劉鳳,張玉珍,李景春.心理護理對斑塊狀銀屑病靜止期患者負面情緒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50):104+107.
[2]?? 賀萍.銀屑病患者門診治療中的心理護理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8,50(11):1386 -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