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
【摘? 要】土地測量時土地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使用測量學知識及遙感技術等方法對土地進行科學測量。隨著新時期各種技術的發展,我國土地測量工作也不斷發展,通過將最新的測量技術合理應用土地測量工作中,從而使得土地測量信息可以準確、全面。在土地測量工作中,通過對土地測量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的對策,從而全面提升土地測量的效果與效率。
【關鍵詞】新時期;土地測量工作;思考
一、土地測量工作的特點
1.土地的測量工作要妥善滿足土地整體開發的要求
土地開發和測量是土地整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測繪數據是開展一切土地管理工作的前提。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測繪數據是最原始最忠實現實的憑證。這樣的憑證正是可以保證土地管理工作中任何決策正確性。這種決策是直接關系到工程實施過程中測繪和圖紙制作的準確性,并且在成本預算方面可以有效杜絕不廉潔行為的發生。所以,為了決策的科學性和投資的合理性,重視土地測繪原始數據是不二的決定。
2.前期準備工作的完善是開展土地測量工作的基礎保障
土地測量的前期工作包括工程圖紙的繪制,工程的進度和工程計劃都應該在圖紙上充分體現。所以在土地的實地測量中一定要有一個標準的參照物,并在測繪之前一定要對參照物的可靠性進行深層次的調查,避免由于參照物的更易帶來測繪結果失真的問題。除此之外,在針對不同地形進行測繪的時候,還要因地制宜,使用的比例尺也要不斷變化,在測量平地時,使用的比例尺可以考慮用一比一千的,但是測量坡地等復雜地形的時候就要考慮用到一比兩百或者更小的比例尺。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盡可能的展現出復雜地段的地形地貌,對后期施工的具體安排能起到決定性的指導作用。
3.實際需求才是土地測量工作追求的最終目標
土地測量工作的最終歸宿就是對實際生產工作有所幫助。所以在落實到工作中的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滿足測量范圍大于所需測量范圍,即要保證所需區域一定涵蓋在測量數據范圍內,這樣才能保證在后期施工中遇到問題,解決起來游刃有余。
二、新時期土地測量工作存在的問題
土地測量工作最終還是運用到土地管理上去,所以在日常的準備工作上還是要做足準備工作。隨著土地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普及,現階段的土地測量工作要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測量儀器的維護與保養問題
在測量過程中,測量儀器質量和使用方式會直接影響到測繪質量的高低。在設備的日常維護中要保證精密零件的精確度,同時在引進新的測量儀器時候還要保證儀器的用途和所需一致。在操作過程中,還要嚴格按照操作要求,不能擅自改變和更替測量儀器的用途。總的來說就是要嚴格按照儀器的使用說明,對儀器進行定期檢查,保證土地測量工作的順利開展。
2.測量手段需要與時俱進
在測量工作中,測量手段使用的受否恰當也會對最后的測量結果產生巨大的影響。隨時時代的更替和測量技術的進步,測量工作也要經過很多的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都會對下一環節的測量工作產生影響。就想多米特骨牌一樣,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帶來的后果都是不堪設想的。所以,保證測量過程的可靠性就是測量工程最重要的前提。測量環節的穩定系又是依賴測量技術的更新。對以往測量手段中的測量、控制和地形要素的準確把握就是升級當前測量手段的保證。在權屬調查和環節質量方面,要積極落實相關制度規定并結合先進的跟蹤測繪技術逐步提高測量技術的質量。大體上看來,每一個測量環節都是有自己特定需求,因此測量工作要針對不同的問題做出特定的解決方案,采用不同的測量手段,保證測量工程的準確性,進而確保土地測繪的順利開展。
3.測量隊伍人員的專業能力低下
土地測量活動的主體是人,人在客觀世界中是否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會直接影響到測量活動結果是否滿意。在現階段的測量過程中,大部分的土地測量和圖紙設計工作都是由人完成的。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土地測量的專業隊伍人才仍然呈現出匱乏的狀態。這種狀況是由幾個方面制約的。一個是資金緊張,在專業人員的擴招工作上往往受到桎梏。一個是陳舊的管理體制和新引進人才的管理方式格格不入。但是正是因為這樣不利的局面才造成了管理人才的缺乏,所以加快體制改革推動人才輸送才能為土地測量工作提供智力上的支持。
三、做好日常土地測量工作的有效方法
1.不斷優化測量環境
前文已經提到,技術環境、作業環境以及管理環境等,都將對測繪工作的最終質量水平產生影響。因此在開展日常土地測繪工作過程中,應注意優化環境;加強對測繪項目周邊環境的觀察,避免由于環境過于波動而給測繪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測繪人員也要加強對環境因素的重視程度,盡量將環境帶來的不良因素降到最低;對于土地測繪成果的水平,應堅持事前控制與事中管理相結合,全面保障土地測繪質量。
2.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質
提高人員素質可以從提高人員技術能力和提升人員工作素質兩個方面入手。在工作中,盡量選聘專業水平高、綜合素質良好的測繪人才,全面確保土地測繪質量水平;另外,還應做好工作人員的教育與培訓工作,以不斷適應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變化,及時掌握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增強團隊協作精神;同時,土地測繪的技術人員、監督檢查人員等都應經過嚴格的考核,具備從業資格方可上崗。只有加強對人為因素的重視與管理,才能從根本保障日常土地測繪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3.積極改進測量方法
數字測繪已完全取代傳統的測繪手段,3G和4D是目前日常測繪經常接觸的概念。當前日常測繪工作采用GPS配合全站儀的比較多,考慮到大比例尺航空(直升機)攝影測量應用日趨廣泛,雷達激光掃描成像技術日趨完善,土地動態監察手段日趨成熟,手持設備的GPS性能日趨穩定精確,日常測繪工作可結合這些新概念做相應改變。比如在特定地理數據(如地址、興趣點、交通標志)上可采用民眾參與的方式,做到人人參與測繪。另外,在測繪工作過程中,應牢牢把握每一個環節的質量,不斷更新測繪方法與測繪手段,與先進工藝、先進方案相一致,確保技術水平的科學性、合理性,進而全面提升土地測繪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4.提升軟硬件環境
日常測繪技術手段從原來的偏重硬件環境(儀器設備)發展到目前軟硬件并重的局面,可見軟件環境的重要。傳統日常測繪軟件偏重于制圖,而新時期測繪軟件偏重于數據的標準化,寄期望測繪數據價值的深度挖掘,建立標準規范的地理信息數據庫是現代測繪區別于傳統測繪工作的要點。應選擇能制作標準規范的地理數據并杜絕冗余數據的軟件,或直接讀取和更新數據庫的測繪軟件。硬件上,提高使用手段的科學性、合理性;定期做好儀器設備的校驗、維護工作,以確保在工作中發揮最大效益;根據儀器設備的不同性能參數,在工作中合理確定使用的設備型號,與土地測繪要求相一致;對于存在安全隱患或者已經產生故障的儀器設備,應及時做好修理工作,以免對測試的精準度產生影響;加快儀器設備更新與升級的速度,緊跟土地測繪工作發展步伐,才能確保測繪工作質量水平的穩步提升。
結語
在土地測量工作中,應根據我國土地測量的實際情況,合理分析土地測量工作存在的問題,通過提升土地測量儀器的質量,改進土地測量的方法,加強土地測量人員的專業能力,改善土地測量的環境,從而解決土地測量中問題,提升土地測量的準確度,提高土地測量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金孟落.做好新時期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的思考[J].浙江國土資源,2010,01:49-52.
[2]劉新衛.海外經驗對新時期國土規劃工作的啟示[J].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2011,03:119-131.
[3]封清.數字化測量技術在土地測量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科技縱橫,2011,(15):34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