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靳金
◆摘 ?要:在文化大融合的時代之中,不僅僅要吸收外來的優秀文化,同時還要對本國的文化進行發展,通過革新文化系統來提升綜合文化發展能力。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群眾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借由群眾的力量發展起來的群眾文化對于當前的文化建設工作非常關鍵。在對傳統文化進行繼承與弘揚時,需要關注民俗文化藝術,本文將民間民俗文化傳承工作與群眾文化發展工作進行結合,提供發展傳統文化的建議。
◆關鍵詞: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傳承;群眾文化;發展
近年來,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但注重物質文化的攝取,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基于此,各國專業人士紛紛關注和探究民間民俗文化和群眾文化的發展。群眾文化與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都離不開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的支持,因此加強此方面的研究有著重大意義。
一、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的傳承需要群眾文化的廣泛支持
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的傳承是群眾文化不斷積累和融合的過程,是在群眾文化的基礎上得以孕育、發展,然后進行不斷的傳承的,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大型的文化節日,再如:各地的剪紙藝術、刺繡、雕塑藝術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結等手工藝術,還有:京劇、豫劇、花鼓戲、黃梅戲等民間戲劇。這些民間民俗文化藝術需要群眾文化的廣泛支持才能得以實現其自身的價值并且通過固有的形式傳承下來。
二、結合時代和地域特點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民俗文化蘊含著許多的傳統文化,是傳統精神的良好體現,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民俗文化要想繼續發展和傳承下去,必須跟上時代潮流,并對其進行適當創新。同時,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群眾文化的發展需要人民群眾不斷創新,融入現代化的工藝與技術,讓民俗文化、群眾文化與時代接軌,得以發展和傳承。如發展民俗工藝品、民俗旅游或者利用網絡環境傳承與發展民俗文化與群眾文化。除此之外,民俗文化是發展群眾文化的寶貴財富,需要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資源開展群眾性文化工作,以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三、保留地方民俗文化和建筑風格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深的今天,我國的許多傳統民俗和具有傳統風格的建筑都在漸漸消失,如果國家不采取挽救措施,民間民俗文化勢必會一點點的消失殆盡,這對發展群眾文化是非常不利的。許多民族的民間民俗文化是極富地方特色的,但如今把這種文化傳承下去的人已經非常少。一方面是受城市文化的影響,傳統文化難以得到完整的保留,一點點的被城市文化所蠶食,最后變成了現代化的城市文化,而傳統的地方建筑也被改造成具有城市風格的建筑;另一方面,是因為傳統民間民俗文化的傳承者已經慢慢變少,隨著目前城市里外來務工的人員越來越多,不少村落人員都已經走空大半,留下的只剩老人與小孩,這樣也是無法保留地方民俗文化的。所以,為了保留地方民俗文化和特色建筑,一方面,政府要減少對有地方特色風俗的民間地區的開發,給地方人民一個相對穩定的生存環境,不讓城市文化侵占他們的生活;另一方面,政府扶持地方村民的經濟發展,帶領村民過上好的生活,不讓地方人員流失,這對傳承民間民俗文化也是十分重要。
四、選擇性地繼承傳統文化
在傳統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優秀的古詩、戲劇等,以其獨特的思想內涵以及豐富的體裁而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一些傳統的民族文化活動,例如舞龍舞獅、雜耍等也都在民間流傳甚廣。然而,除了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一些帶有封建性質的文化也被保留了下來,比如宗教迷信、“三從四德”等。這些文化如果在群眾中廣泛流傳,將不利于人們的思想建設。因此,在繼承傳統文化時,也應保持理性的思考,采取選擇性的繼承方式,如此才能確保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不僅豐富多彩,而且積極向上,充滿希望。
五、群眾文化發展中對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的創新
群眾文化自然帶有其群眾屬性,也一定是社會生活的真實反映,在一代代人不斷地傳承、創新、積累之下發展而成。同時,群眾文化在發展中的不斷革新,既有保留也有摒棄,正因為時代發展所趨,也鑄造了眾多新內容、新形勢的群眾文化,可見唯有創新才能助力群眾文化長久地發展。
通常來講,群眾文化的創新包含內容與形式兩方面,內容相對于形式而言更為活躍且易于變革,而形式相對內容而言則較為保守,表現出穩定性與獨立性。舉例來講,如舞獅、舞龍、劃龍舟等傳統的群眾文化活動,從古代到現今,其表現形式并無過多變化,但其所承載的內容去千差萬別。最早的舞獅舞龍活動,其目的是為了能夠祭祀神靈,驅散邪靈,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而現如今的舞獅舞龍活動,則主要代表勞動人民豐收的喜悅,或是象征萬事如意,是一種娛樂活動。
由此可見,在發展群眾文化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對傳統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的活動形式加以創新,使其能夠反映出當代社會的新思想、新內容,同時為了承載一定的思想內容,在傳承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的基礎上,同樣需要創造出新的表現形式。傳承與創新實際上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傳承是創新的根基,同時也是新群眾文化發展的必備條件。
六、結語
民間民俗文化不僅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群眾文化中,我們要以創新的精神發揚傳統的民族文化,使得群眾文化事業朝著健康穩定的道路持續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為事業的發展和建設小康社會提供精神動力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