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藝術設計學科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是藝術學科不可或缺的部分。學生的創新、創意、創業的素質在工作室運行的實際項目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藝術設計工作室的創建,提供了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有效結合途徑,讓學生從傳統課堂教學走到實踐中去,充分提高學生參與項目設計和執行的能力,實現實踐教學和工作崗位的零距離。因此,大學生在校期間參與設計工作室是適應社會的需求,也是提高自身能力的需要,高校基于創新創意創業素質培養的藝術設計工作室的創建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應用價值。
◆關鍵詞:創新創意創業;工作室;必要性
教育部出臺的《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將“創新、創意、創業”教育理念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要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并給予相關政策上的支持。作者在清華大學創新創業的培訓活動中了解到,目前在清華大學的創新創業項目中數量最多最活躍的是美術學院的設計專業。可見,藝術設計這一創意專業屬性非常適合創新創業,所以基于創新創意創業素質培養的藝術設計工作室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創新創意創業素質培養的藝術設計工作室建設對學生培養的必要性體現在。
一、提供實踐平臺
藝術設計學科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是藝術學科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其教育過程必然具有較強的實踐參與特征。學生只有親自去畫、去設計、面對項目、面對客戶、面向市場,通過自己親身的感受,才能深入領會、理解、把握藝術設計的根本內涵,掌握藝術設計學科各項實踐技能。工作室能建立與社會面對面交流的渠道,在基于創新創意創業素質培養的藝術設計工作室教學體系中,學生不再是知識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在與教師、伙伴以及客戶的交互作用中變成了主角,學生能夠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能動、自主地選擇。
二、提升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創新創意創業的素質
就藝術學科的性質而言,技術技巧的掌握需經過一個反復練習、反復實踐的過程,單一的理論教學并不能讓學生掌握設計的本質與內涵,通過真實的實踐項目能調動學生內在的動力,也增強了學生的獲得感。在工作室的模擬運行階段,師生為遼寧一貧困鄉的企業進行了VI系統設計,這一過程要求學生在實踐中將各種知識內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并將其轉化為能力,學生的創新、創意、創業的素質在工作室運行的真實實踐項目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藝術設計工作室的創建,提供了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有效結合途徑,全面提升學生自主創業的能力。
三、構建了人才培養的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模式
專業工作室教學,是學生走出課堂,展示自我的實踐教學形式,構建了人才培養的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模式。就藝術專業來講,工作室實踐是完善學生專業知識的最好途徑,經過藝術設計的多次實踐鍛煉,學生們能充分建立自信,增強成就感,通過實際案例的挑戰進一步展示了自我、挑戰了自我。在工作室的活動中,學生能實現自己的個性化設計,更學會了團體的協作與配合,堅持立德樹人,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創新能力和服務意識。
藝術設計是當今社會最熱門的專業之一,社會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高校基于創新創意創業素質培養的藝術設計工作室的建設勢在必行。藝術設計工作室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企業輸送優秀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該人才培養模式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與發展的教育教學環境,促進高校教學與就業的自然過度,使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專業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的創新創業人才無疑是現代設計藝術教學改革的一種有效的模式。
四、結語
高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建設工作室對學生創新創意創業素質的培養有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學校建設來說是多元化辦學格局的轉變,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建設不僅可以提高本專業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讓學生從傳統課堂教學走到實踐操作中去,充分提高學生參與項目設計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實現實踐教學和工作崗位的零距離,而且通過實踐項目面向社會,提升學校在社會各界的知名度。因此,基于創新創意創業素質培養的藝術設計工作室建設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杜小東,張新沂.探討藝術設計實踐教學中專業工作室的建設[J].實驗室科學第5期,2009,10.
[2]鄔烈炎.設計教育研究[M].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3]李晴.高職電腦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初探[D].南京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8.
作者簡介
孟亞靜(1981.04—),性別:女;民族:滿;籍貫:遼寧;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設計藝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