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婷

◆摘 ?要: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種常見的計算方法,它已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令人關注的熱點。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學三年級學生的估算意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要通過教師的不懈努力,在日常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估算意識,提升計算能力。基于此,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有效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是本文論述的重點。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估算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那么,在小學教學中教師如何幫助學生感悟估算的意義,領悟估算的方法,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呢?筆者將結合自身多年教學實踐,談談自己一些粗淺的想法并進行舉例說明,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學活動提供可參考價值。
一、貼近生活,感受估算價值
估算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及教學方法,存在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估算到超市購物需要花費多少錢,估算一身衣服的總價,估算外出旅游需要帶多少衣服等等。這就可以得知,貼近生活,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估算的價值,對于培養小學生的估算意識有重要幫助作用。
在小學三年級“千克”教學過程中,筆者為了讓學生感受估算價值,就將估算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逐步滲透,讓學生加深認識。例如,讓學生看成票價嘗試估計一家三口去買票。大約要帶多少錢;估一估至少要買機箱牛奶,才能分的夠;沿著操場走一圈,估一估操場一周大約是多少米。通過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估計的樂趣,并讓學生感受到用估計解決現實問題的實用性,能夠有效凸顯估算應用的價值,從而激發學生估算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估算意識。
二、創設情境,增強估算意識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就是加強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即讓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對此,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估算資源,并與學生生活進行聯系,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使估算無處不在,無形間增強學生自覺運用估算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意識。
在小學三年級“筆算加減法”教學過程中,筆者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就主觀性的進行了以下安排:①收集三年級各班人數,三年級一班有36人,三年級二班有40人,三年級三班有38人;②提出問題,“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這周五學校組織大家去郊游,但由于車輛座位有限,一次只能容納40人,只能分批去。所以,我向學校申請讓我們班來安排這次活動,如果安排的好,學校會給我們獎勵,大家同意嗎?”學生則興奮的回答:“好啊好啊,我們一定好好安排,爭取拿得獎勵!”由此可知,創設一定的情境,不僅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估算意識,還能夠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估算的便捷優勢,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
三、重視運用,形成估算意識
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升學生的估算能力,就是讓學生能夠通過數學知識來解決學習及生活中的問題。從多角度進行分析,估算屬于一種計算策略,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必要工具,也可以作為精確計算的重要基礎。那么,要想有效形成學生的估算意識,教師就要善于構建不同情境下的問題,讓學生學習運用估算解決問題。重視估算在學生生活中的運用。特別是一些較大數目的情境,有時估算可能會比精確計算更有用。
例如,筆者在黑板上設計一些例題:“258+171、106+438、525-239、619-203”讓學生估算哪些例題比500大,哪些例題比400小。對此,筆者會引導學生估算出全部例題,如258+171可以看做260+170=430,以此類推。然后讓學生進行分類哪些結果比500大哪些比400小。由此可知,正是由于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有意引導,學生才會不斷養成良好的估算意識,從而為自身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四、強化訓練,養成估算習慣
小學三年級估算其教學目標主要分為三點,其一是體會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及能力;其二是能夠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感受估算與生活的關系,增強數學意識;其三是培養學生主動積極性,進而讓學生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養成良好的估算習慣。對此,在小學三年級估算教學過程中,主觀加強估算訓練對于學生養成估算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養成“估算——計算——審查”的良好習慣,有效預防和減少錯誤的產生。“北京到沈陽的飛機票700元,動車票218元,請問從北京到沈陽坐動車比坐飛機大約便宜多少錢?”(如圖所示)
在計算700-218時,可將218看做220,所以700-220≈480;還可將218看成200,那么700-200≈500。再讓學生進行筆算,得出700-218=482,然后讓學生比較筆算與估算的結果,并說說自己的體會。最后得出結論:把兩個數分別看作與它們最為接近的整數,估算的結果會準確一些,但如果把兩個數都估成整百數,那計算更方便。由此可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大力提倡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善于運用估算的方法確定問題的大致范圍,然后再計算其結果,即使出了偏差也能自己發現而加以補救。
無論是對估算的認識與思考,還是對估算教學的審視與反思,我們都要明晰的是,估算不是一種要求,更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意識,是學生在實際背景中解決現實問題時,對數量運算的直觀優化與自然選擇。所以說,小學三年級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對于數學教育來說至關重要。因此,本文主要從貼近生活,感受估算價值;創設情境,增強估算意識;重視運用,形成估算意識;強化訓練,養成估算習慣四個方面進行的分析,希望能夠不斷促進學生計算能力、思維能力及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和提升。
參考文獻
[1]董文彬.估算:是要求還是意識——關于估算及估算教學的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2018(16):24-27.
[2]何代杭.小學數學估算教學的現狀與思考[J].亞太教育,2015(33):28+4.
[3]馬生福.小學數學估算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04):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