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霏
◆摘 ?要:在科技發展與網絡普及的背景下,以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技術已經滲透到了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多種機會與挑戰,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正確認識新媒體的優勢與不足,加強網絡文化氛圍建設,還要建立健全新媒體思想教育的工作機制。本文就當今新媒體的發展趨勢以及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影響,提出了相應改善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途徑。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教育;優化途徑
一、引言
校園新媒體正以其自身具有的獨特特點,不斷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環境,還為其提供創新的發展辦法。但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其信息傳播速度快、范圍廣、較難掌控,這使得一些網絡詐騙、不良信息橫行等對大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產生了一些危害。因此,我們必須擺正對校園新媒體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二、校園新媒體及其發展趨勢介紹
網絡的發展為新時代多媒體的發展提供了各種可能,近年來新媒體的出現便是最好的解釋,新媒體的“新”在于以數字化的固定或移動的終端向用戶傳遞所需信息的服務。而大學校園新媒體則是在新媒體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范圍劃分,校園新媒體的作用區域主要是大學校園,服務對象是在校的師生,傳遞內容主要是與學校、學生有關的各種信息,它是在大學校園內出現的以網絡為媒介并且被大學生們使用的一種獨特的媒體形式。
三、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作為新興事物,校園新媒體以其獨特的優勢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多方面的影響,這些影響是有好有壞的,校園新媒體的廣泛覆蓋性與匿名性給當代大學生帶來的影響好壞參半,在利用新媒體時,應該綜合考慮其優劣影響。
(一)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展
1.校園新媒體是高校思想政治宣傳與教育的重要途徑
一些硬件設施較為先進的高校已普及校園網,以滿足大學生的網絡需求,而校園新媒體便可借助校園網影響本校學生的政治思想與輿論導向。例如,利用校園網向學生傳播社會正能量,幫助培養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利用校園網讓學生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文化教育等等,有利于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2.擺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間限制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要是學生的課堂學習或者校園傳統媒體形式的宣傳,這些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空間、教師、教材等方面的限制。校園新媒體借助網絡技術和移動通訊設備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思想政治網絡,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極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傳播效率。同時借助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以聲像等形式變得更加有趣,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戰
1.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
校園新媒體的廣泛性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監管工作增加了難度,在當今網絡監管力度尚不完善的前提下,一些人利用校園新媒體向大學生傳遞一些負能量、不健康等信息,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帶來阻礙。
手機作為成為大學生獲取和傳播信息的主要平臺,每一個大學生都有權利發布和傳播信息,這便在無形中增多了網上信息的來源和管理的基數。大學生未入社會,經驗少、信息分辨能力不足,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的信息所蠱惑,有的甚至陷入網貸的深淵。因此,校園新媒體在一定程度上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難度。
2.網絡虛擬性的不良影響
眾所周知,網絡極具虛擬性,校園新媒體傳播信息的過程也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一些大學生利用網絡的匿名性,肆意發布信息,語言的規范性與真實性都無法保證,沒有法制的約束與現實道德的制約,使得長期處于這樣的脫離現實的情境中的大學生缺乏對現實世界的認識,輕者影響人格與道德的培養,重者造成人格障礙。
四、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途徑
(一)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對新媒體的接受運用能力
校園新媒體是現代化的必然產物,也已經融入到高校的各個方面,高校也要主動運用新媒體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業實現新發展。為此,高校應該思考研究,加快網絡建設步伐,完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機制,例如,普及校園網的使用,利用手機作為新媒體的教育陣地,加強與各界媒體的交流,并且緊跟新時代媒體信息發展的步伐,選擇貼合大學生的網絡陣地,比如微博、微信公眾號、電子報等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結合校園新舊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傳統的校園媒體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力軍,是校園思想政治教育的無可替代的方式,必須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起來,實現二者的優勢互補,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步進展。充分利用網絡與校園電臺的結合,改善思想教育信息的傳播效果,從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主動影響當代教育的方式。新舊媒體的結合,不僅能改善高校思想教育的效果,而且給大學生們提供多種獲取信息的渠道,促使高校思想建設的發展。
五、結語
校園新媒體的廣泛傳播,給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帶來了全新的面貌,改變了他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使得信息獲取的更加便捷,同時也豐富了當代大學生的精神生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設中起到了不容小覷的作用。高校應該采用多種方式應對新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以迎來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新面貌。
參考文獻
[1]陳菊平.新媒體技術與環境對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影響與對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0(2):22-24.
[2]張愛華.新媒體技術與環境對高校德育工作的影響與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9(11):44-46.
[3]張劍平.高校校園新聞媒體的特點及其功能芻議[J].湖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2):47-48.
[4]湯瓊.試析校園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