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階段,幼兒的感知能力與認知能力處于不斷發展的狀態,渴望接受與感知新鮮事物,因此,在幼兒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能有效吸引幼兒積極加入到活動中,鍛煉學生的能力,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為此,文章對開展游戲活動在幼兒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進行探究,以便為幼兒園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幼兒教學 游戲活動 應用策略
在幼兒教學中應用游戲教育方式能夠有效的刺激幼兒身心發展,鍛煉幼兒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開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幼兒由于年齡的關系,對游戲有著極大的興趣,因此,游戲教學必須符合幼兒的特點,調動幼兒積極的參與到游戲教學活動中,使幼兒切實在游戲活動中有所收獲,從而有效提升幼兒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
一、幼兒教學中游戲應用的重要作用
首先,游戲教學有助于幼兒樹立信心與自信。游戲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有著較大的差別,其形式靈活、內容豐富,能夠以幼兒喜歡的游戲活動形式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讓幼兒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掌握學習知識。而游戲對幼兒有著天生的吸引力,通過游戲吸引幼兒主動加入到學習中,從而在活動的進行中不知不覺掌握知識與理解知識[1]。為此合理的利用游戲進行教學,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鍛煉自身能力,學會與他人和平相處。并在在游戲中為幼兒創造合作學習的機會,使幼兒能夠自主溝通與交流,讓幼兒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增加信心與自信。
其次,游戲活動能夠有效強化幼兒的社會認知。認知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但由于幼兒的人生經歷較少,認知教育存在一定難度,單純理論性的知識教育使幼兒無法對相關學習內容展開深刻理解,而且過于專業的詞匯也超出了幼兒的理解范疇[2]。而游戲活動帶有實踐性,其通過教師的認真組織、規劃,讓幼兒在實踐活動掌握知識、理解知識內容。而游戲活動的形式主要來自于幼兒的實際生活,甚至是通過改編幼兒的實際生活經歷與生活現象,所以也是以另一種方式對幫助幼兒理解社會,增長幼兒的見識,促進幼兒心智成熟。
最后,游戲活動能夠充分鍛煉幼兒的能力。游戲活動通常需要多人參與或小組合作來完成,而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會與其他小朋友進行溝通,針對活動要求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鍛煉了幼兒的表達能力與理解能力;同時,要想高效完成游戲活動中的任務,在游戲活動中取得勝利,幼兒之間必須友好合作、高效配合,所以也鍛煉了幼兒的團隊合作能力。這樣幼兒可以通過游戲活動了解其他小朋友的想法,吸取其中積極的部分,不斷促進自身的進步。另外,游戲活動充分的利用了幼兒求知欲旺盛這一特點,通過游戲活動能夠讓幼兒始終保持好奇心,針對問題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幼兒教學中游戲應用的策略分析
1.實現智力與體力的結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階段,幼兒不僅處于待開發階段,體能也處于發育與成長階段,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是幼兒教育的最終目標,所以,要科學合理的確定游戲活動的目標,實現智力活動與體能活動的結合。為此,教師在游戲活動設計過程中,要重視智力與體力在游戲活動中的體現,游戲活動既要符合幼兒的理解能力與認知特點,又要增加鍛煉體力的項目,從而同時進行幼兒智力與體力開發。而且過于刻板的游戲活動對于幼兒來說也是一種束縛,適當的活動能夠激發幼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3]。例如,根據所學知識進行智力接力賽跑游戲活動,教師總結一段時間內幼兒的學習內容,并寫在題板上,將幼兒分成四個小隊,每隊有四名小朋友進行接力賽跑,每次跑10米,但是在接力前幼兒必須先進行答題,題目回答正確后,才能完成交接,最終根據最終到達終點的時間進行名次評定。這樣的活動不僅鞏固了幼兒近一段時間內學習的知識,還鍛煉了幼兒體能。
2.注重游戲活動的實踐性
教師在設計游戲活動中,不僅要通過創新的活動形式吸引幼兒注意力,還要通過活動的實踐性,鍛煉幼兒的能力,使幼兒的想象與創造力能勾到餓到充分發揮,從而能夠使游戲活動讓幼兒產生強烈的興趣。實踐性主要指的是活動的實踐程度,也就是在活動中幼兒自主動手思考與實踐的機會。如果在游戲教育中仍是通過教師口述傳遞知識,那么游戲教育將失去其本質意義。例如,在手工制作活動中,教師應了解幼兒的意愿,確定手工制作活動的主題,并在課前向學生闡述手工制作的要求,然后將時間留給幼兒,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設計自己的手工作品,但在制作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的進行語言引導,樹立幼兒的信息,使幼兒能夠獨立自主完成作品[4]。
3.合理利用角色扮演,在游戲教育中滲透德育教學內容
角色扮演是吸引幼兒主動加入游戲活動、快速投入游戲活動的主要方式,教師在正式進行游戲活動前,應先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引導幼兒走入活動情境中,讓幼兒對活動情節產生真實的感受,從而強化幼兒對活動要求的認知,能夠根據活動中角色進行自我定位,選擇個人最喜歡或最適合自身的角色,例如,在活動中讓幼兒扮演護士、清潔工、父母等角色,感受不同角色身上的特征以及社會屬性,從而向學生傳播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使幼兒對教育的內容產生更深刻的理解,也方便幼兒的接受。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由于受年齡以及能力的限制,課堂教學利用游戲活動更能滿足幼兒的發展與成長需要,鍛煉幼兒的能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但在開展游戲時,教師要切實以幼兒為本,設計符合幼兒能力與認知特點的活動形式,并不斷創新游戲內容,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實現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目標,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堅實保障。
參考文獻
[1]申雪靜.游戲教育在幼兒教學活動中的創新對策[J].神州,2018,33(4):197-198.
[2]游紅紅.游戲教學是培養幼兒創新思維能力的路徑[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7,27(11):83-84.
[3]王曉雨.游戲教育在幼兒教學活動中的創新對策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26(6):225-225.
[4]張娜.淺析幼兒游戲教育教學體系中的教師角色支持作用的應用[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30(4):232.
作者簡介
覃敏芳(1977.9—)女,漢族,學歷:本科,幼兒園一級教師。在幼兒教育教學管理中注重創新教學方法,工作成績顯著,多次被市、縣評為先進幼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