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玲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進程中,閱讀能力始終是培養學生思維敏捷性以及認知能力的核心性影響因素,是教育教學的重點,甚至可以說,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僅關乎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同時還能夠影響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因此,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學生的個體發展進程中的關鍵一環。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 教學 策略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于教材內容的淺顯認知和理解
在對小學生展開閱讀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干擾因素便是教材的選取。但從宏觀角度來看,現有的教師在閱讀教育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對教材形成深入的理解,而是停留在對教材內容的淺顯認知和理解層面,因而難以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解讀,無法理解教材內涵。這就導致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或解答問題時,難以給出實時的正確答案,進而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同時,有些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了教材閱讀講解,而忽視了對教材內容的深入探討,局限了學生汲取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2.閱讀教學方法的固化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界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但從目前的宏觀教育情況來看,大多數的學校都采取應試教育來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進而忽視了對于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而且,現有的閱讀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往往是要求大部分學生對同一本教材進行閱讀和理解。但這樣既限制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探索欲望的發展,同時也導致了學生固化思維的產生,阻礙了學生閱讀水平的發展。
3.學生缺乏閱讀積極性
在閱讀教育教學進程中,老師扮演的始終是一個引導性的角色,學生才是閱讀的主體。但由于現有的閱讀教材過于單一,老師的教學方式過于枯燥,進而導致了學生抗拒心理的產生,降低了學生閱讀積極性。同時,家長對學生的閱讀方法和內容缺乏了解,因此難以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給出中肯的建議,進而阻礙了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可行性建議
1.重視專業素質的培養以及高質量閱讀教材的研發
作為閱讀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始終是重中之重,它不僅是影響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同時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核心因素。因此,在實際的閱讀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創新自身的教學模式,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優化教學觀念,全方面的提升自身的綜合教學素養。除此之外,高質量的閱讀教材也是影響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以及學生個性的發展來選取有針對性的教材,以保證教材內容能夠適應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2.尊重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創建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素質教育背景下所要求的閱讀教學就是為學生營造一個主動閱讀的環境,而非傳統意義上的“請學生自由朗讀,思考問題”等。
學生作為閱讀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是影響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關鍵因素,因此老師必須將學生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包容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而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手段。在實際的閱讀教育教學進程中,教師可以依據課堂內容提出有針對性的課后作業,便于學生課后探討,提升學生合作、交流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要珍視學生的閱讀中的獨特感受,使學生們能夠暢所欲言,而不是用傳統的固定答案來阻礙學生思辨能力的發展。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從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層面來看,固定答案的給予會阻礙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會導致學生固化思維的產生,影響學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在閱讀教學中,老師需要引導學生自由地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意見,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逐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建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的形成打好基礎。
3.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建構現代化的教學氛圍
在對小學生展開閱讀教育教學時,要充分考慮教育手段、技術的選擇以及教學氛圍的影響,以期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尊重教學教育內容,即在深入理解了閱讀教育教學內容后,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主觀性。同時,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手段,學會活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以期通過多媒體教學材料的展示來提升學生的閱讀欲望,深化學生對于閱讀內容的理解,拓寬閱讀材料的深度和廣度,提升閱讀材料的全面性和空間性,保證閱讀材料的實時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尤為注意閱讀內容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性結合,即保證閱讀內容的真實性及積極性,以期提升閱讀材料的現實性,增加閱讀教學的效率性。
4.注意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受性格、成長環境和個人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會大不相同,導致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效果。因此,切忌統一要求,要求所有學生達到同一水平,這樣會讓學困生感到困難,很有可能失去學習興趣,放棄思考。因此,教師應當注意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適當靈活地制定教學目標,提出具有層次和廣度的課堂問題,保證練習設計難度的差異性,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存在,并進行實時的課堂反饋收集。這種有層次的問題,既充分尊重了學生,又促使學生增加了自我解決問題能力的信心,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自我想法表達的平臺,增加了課堂的效率。
結語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綜合素質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現在的閱讀教學應該更具有開放性和活力性,“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擇優選取,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建構合理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同時,豐富學生的閱讀材料類型和深度,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