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春
摘 要:小學教師工作的職業特點和小學生身心發育特征,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涉及面廣,涵蓋內容多,是一項工作量大,事務瑣碎,既需要專業理論保障,又需要愛心耐心支持的任務。小學班級的管理對教師的能力和素質都有很高的要求。一個班級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一個班級班風、學風,甚至整個學校的校容、校貌。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班主任應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參與者和管理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級管理;創新;管理模式
1目前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
目前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是兩點,首先是部分班主任管理理念陳舊。有些班主任因為個人素質不達標,其班級管理理念較為陳舊,片面地認為班級管理就是抓好學生紀律,在管理上嚴字當頭,方式上簡單粗暴,造成班級氣氛緊張,學生感到十分壓抑和被動,師生關系對立,對學生成長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其次是部分班主任管理方法不夠科學。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時期,當的兒童,其成長環境、思維方式、眼界見識等各方面都與過去大不相同。部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依然奉行經驗主義,忽視管理理論和管理技能的與時俱進,墨守成規的面對新情況、新變化,造成管理方法與管理對象不相適應,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收效不佳。
2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創新方法
2.1針對學生情況和班級體建設要求,建立班干部隊伍
針對學生情況和班級體建設要求,建立班干部隊伍。班集體的建設和管理需要班主任的兢兢業業,但是再好的班主任也不是全知全能的,需要一些學生的輔助,一個好的班干部核心一旦形成,就能使一個松散的班級變成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班主任也自然會從繁雜的瑣事中解脫出來,更有利于集中精力搞好教育教學工作。所以,班干部隊伍的建設必不可少。班主任在班集體建設中,針對各個學生的能力和性格特點,合理的分配班級任務,制定符合要求的獎罰制度,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和天賦,在師生合作、共同進步中建設團結奮進的班集體。
2.2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努力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努力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小學生的身心發展不完善,行為處事等大都依本性而為。班主任在教育中應當盡可能多的關注學生的發展,從各種小事中發現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個人才能,結合家庭教育對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發展規劃。通過師生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健全學生人格,培養學生興趣,樹立學生正確的發展觀念。一個班主任要全面地關心每一個學生,從課內到課外,從學習到游戲,從生活習慣到思想品德,都要細心地扶持。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通過熱心地引,細心地扶來體現的,使孩子們初步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形成良好的習性。
2.3制定符合班級管理的班規
制定符合班級管理的班規。為了凸顯小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制定班規時,要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以制定出符合絕大部分小學生發展的班規班紀。例如,教師在班級里宣講學校制定的班規班紀時,要讓所有小學生對學校制定的班規班紀參與深入討論。教師要在小學生的討論過程中,制定出符合本班實際情況的新班規班紀,對學校制定的班規班紀不合理部分進行替代。由于班規班紀是參考小學生意見而形成的,因此,小學生在奉行班級理念時就能夠更好地養成自律性。自律性的培養是符合立德樹人的教學要求的。
2.4對待學生要足夠真誠與尊重
對待學生要足夠真誠與尊重。學班級管理工作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完成的。如果小學生得不到教師的尊重,那么就不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師生之間無法和諧地相處,教師又怎么能管理好一個班級呢?因此,為了對小學生有足夠的尊重,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對犯了錯誤的學生,無論其學習成績好與壞,懲罰標準都要做到一視同仁。同時,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自己犯了錯,也要放下自己作為教師的身份,真誠地在所有學生面前進行自我批評。真誠與尊重,是小學生健康成長不可忽視的教育環境,也是立德樹人的道德標準。
2.5詼諧幽默,增加溝通過程中的感染力
每個班主任之間的管理方式、性格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與學生的溝通方式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班主任在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要做到語言詼諧幽默,消除學生的心里戒備感,這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主要渠道。教師要與學生溝通時,要注意張弛有度,關于某些原則性問題,班主任必須立場鮮明,將學生從歧途拉回來,但大部分時候,班主任教師的態度不應過于嚴肅,用幽默的語言走進學生內心,抓住學生學習與生活過程中的癥結所在。
2.6提升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水平
班主任在轉變班級管理理念,并采取多樣化的管理方式后,還要不斷提升班級管理的水平。班主任要想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可以從下面幾點做起:(1)班主任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素養,不斷學習和了解班級管理的理論知識,可以學習心理學。通過學習心理學知識,班主任能夠從細節發現每個學生的生活和心理情況,從而指導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另外,學習心理學知識,教師能夠做到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從而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做好正確的引導。(2)學校領導也要重視對小學班主任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班主任的綜合素養。可以按時組織培訓,從而使班主任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培養創新思維。只有轉變思維,才能使班級管理質量進一步提高,使小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結語
總之,小學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小學班級管理是小學生建立健全人格,培養學習能力和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教師和學校應當合理利用教育資源、教育模式和手段,盡可能的為學生的良好發展提供便利。教育事業任重而道遠,廣大小學班主任應當及時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努力工作,從班級管理抓起,教書育人,為我國的小學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何麗.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9)
[2]賴文慶.當前中小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成因與對策研究[J].珠江教育論壇,2011(2)
[3]馬婷婷.理論為“導”,策略為“手”,了解為“基”—小學中高年級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文摘版),2016(8).
[4]葉子輝.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現存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青蘋果,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