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卉駢
摘 要: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小學美術教育,特別在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中,美術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繪畫對孩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凈化心靈、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情操的一種有效方式。為此,本文重點分析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繪畫興趣。
關鍵詞:小學美術;繪畫;興趣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美術教學逐漸引起了各大學校的重視,除了培養美學素質外,還注重德育的滲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繪畫是一種技能的傳授,更是學生與教師一種交流,一種沒有語言、神態、動作卻包含了言不盡的感情的一種交匯。對小學生繪畫興趣的激發能夠不斷提高其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從而培養完善的人格,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正確的人生觀。因此,對小學美術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繪畫興趣的培養,提高美術創作技能。
一、繪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對美術教育而言
繪畫是學生自己動手利用工具和材料將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合到一起的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動手能力,還可以培養其主動性,激發美術學習興趣,同時又能夠提高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小學繪畫教學是集學、演示、思考、動手等一系列開發學生技能和智能的活動,對于美術教育而言,能夠拓展教學內容,增強教學時效性,不僅可以達到教育的功能,還可以優化美術教學過程,促進學生美學素養的發展。
(二)對學生心理健康而言
根據學生繪畫內容可以觀察分析其成長的情況,這一點可以將繪畫當做檢驗學生心理發展的參照物,而不是簡單的興趣愛好。小學生階段是培養心理健康和健全的重要時期,此時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受到社會、家庭的影響,導致心理問題。而繪畫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心理和性格,學生也能夠借助繪畫表達內心最真實的感受,通過畫、勾、描、抹等方式來把自己的“心事”和“心情”“寫”到上面,實現一種特殊傾訴方式,促進心理健康。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繪畫興趣的措施
(一)明確小學美術中繪畫教學目標
要想激發小學生繪畫興趣,首先要明白教學的對象是“小學生”,了解小學生心理特征和性格尤為重要,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的共同點,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不同階段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角度與態度不同,繪畫作品表現形式也不同,根據這一特點可以確定具體教學目標。一般小學生的繪畫作品展現出來的都是一些色彩鮮艷、新奇、想象力奇特的畫面,沒有特別的“規則”限制,表現方式比較自由,是心智和心緒的自然流露。自新課標改革以來,加強了對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要求,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這些都是小學美術中繪畫教學目標確定的依據,除了讓小學生掌握選基本的繪畫知識外,還要引導其大膽想象與創造,傳達內心真實的情感,通過繪畫小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二)優化小學美術繪畫課堂教學方法
繪畫課堂一般都是教師先進行簡單講解,然后把時間留給學生實施創作,這一過程對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繪畫興趣點非常重要。由于小學生情緒是多變萬化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表現,結合不同教學內容,采取針對性教學方法,強化學生繪畫興趣。以《海底世界》一課教學為例,可以采取實物和圖片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首先利用多媒體將海底世界的景象以圖片、影像的方式直觀化展示,抓住學生“興趣點”,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其次,觀影完后,要對色彩和魚類造型等海底知識進行統講,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力進行創作。最后,關注個別學生,使得每一學生都能夠跟上“進程”,激發繪畫的積極性。此外,還可以采取合作學習教學法,傳授學生繪畫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交流能力、溝通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在實施過程中,要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保證彼此間的有效交流。為每一組員安排任務,共同完成一幅作品,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動手、動腦,提高美術繪畫能力,感受團隊合作成功后的喜悅,提高小組向心力。
(三)科學評價小學生美術作品
在新課改之前,對美術作品的評價一般都是通過教師打分或者寫評語的方式完成。新課改之后,改變了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開始注重對學生創作過程的評價,強調學生的表現。此種評價方式有利于付出努力或取得進步的學生得到認可,增強繪畫的自信心。筆者認為,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進行“自評”,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有一個系統性總結與反思,除了說出對作品的理解和想法外,還會說出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也是一次主動學習的表現。其次進行學生之間的互評,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使學生逐漸養成寬容的心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的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包括語言的運用和說話的邏輯等。比如,畫面中的問題,構圖、造型和色彩等,遇到問題時以鼓勵和引導為主。最后,教師實施系統性評價,總結學生在繪畫中的表現,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以《畫人像》為例,經過繪畫后學生要能夠說出周圍人的外貌特征,善于創作特征明顯的人像,養成正確的審美觀和細膩的觀察能力等。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保留著童真與無邪,為繪畫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從另一角度來看,繪畫是小學生心理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對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繪畫興趣的激發,結合學生心理特征和學習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方式,實施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提升學生創作力與想象力,增強審美觀念。
參考文獻
[1]陳曦.展現自我,勇于創造——淺析小學美術高效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8(25):161-162.
[2]吳興旺.小學美術繪畫游戲一課微課設計與應用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7):70-72.
[3]劉驍.論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有效激發學生興趣[J].美術教育研究,2017(06):173.
[4]楊曉麗.探討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有效激發學生興趣[J].美術教育研究,2016(2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