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琴梅
摘要:如何提升自身專業能力更好的適應中高職銜接的形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每個中職數學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主要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從內容抽象,學習興趣淡薄;缺乏自信,學習自覺性不高。這兩個方面進行了調查分析。略談兩點數學教學策略:利用“情感激勵”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利用數學的“應用廣泛性”的特點,培養學生學習自覺性。
關鍵詞:新形勢 中職學生;學習數學;成因分析;應對策略
中職數學是不同層次學生高考及轉段的必考科目。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就要求中職教師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以滿足教育教學需求。因此,如何提升自身專業能力更好的適應中高職銜接的形勢,是每個中職數學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中職生數學學習的不良原因的調查分析
(一)內容抽象,學習興趣淡薄
數學內容以抽象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而解決問題的方法,主要是邏輯推理。這種抽象性和邏輯性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無味,學而生畏之態,又加之中職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膚淺,僵化,容易混淆,思維易于定勢,缺乏想象和聯想,解決問題主要依賴記憶和模仿,思維方法和基礎知識的脫節,導致學生產生學習困難。更何況有相當一部分的中職學生認為畢業后在社會上當一名技術工人,學與不學無關緊要的,的確在社會上很多工作崗位,無需多深的數學知識。又加之我們對各個不同專業學生采用了相同難度的教材,學生不清楚數學與所學專業到底有什么聯系,又進行同樣速度的教學,并給出統一的評價標準,這樣必然會使一部分學生聽不懂老師的講解,完成不了作業,學習感到困難,從而加強了厭學的情緒。
(二)缺乏自信,學習自覺性不高
中職學生基礎較差,缺乏學習信心,平時學習知難而退,考試時想蒙混過關,常以失敗者的姿態參與學習活動,在班級體他們缺乏學習激情和競爭意識自暴自棄,得過且過,這些心理障礙的存在,導致學生學習動機消極,奮斗目標不明確,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易分散,學習情緒不穩定等有缺陷的心理品質,當他們第一年進入職業學校時,對現狀感到無耐,第二年想改變自己又覺得毫無希望,到了第三年就業時又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又感覺到沒人能夠幫助他,他們自己也認為自己是“邊緣人”,家長看不起他們,有時他們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在極端的自尊下掩蓋著自己的自卑,這樣,必然對學習產生消極影響,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
二、針對以上原因略談兩點數學教學策略
(一)利用“情感激勵”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中職學生有較為明顯的自卑情緒,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是自己瞧不起自己,但自尊心又很強,如果其他人瞧不起他們,他們就感到非常傷心難過,哪還有情緒學習呢?如果我們用“情感激勵”的方法來打動他們,也許情緒會大有轉變。情感激勵是指師生之間建立起一種互相信賴的關系,以情感溝通和情感鼓勵為手段,以愛動其心,以理曉其弊,從嚴導其行的目的。
首先,教師必須對每個中職生抱有信心。因為人的素質雖然千差萬別,但除了極少數超常者和低能者外,決大多數在智力水平上沒有明顯的差異。中職生只是在小學,初中學習生活中積累下來的學習生活習慣,學習方法有問題,堅信他們“能行”是進行情感激勵的首要前提。其次教師要以平等,尊重,友愛的態度對待他們,對他們多一點耐心,善與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對他們所取得的點滴進步給予嘉獎,對他們的批評要求準確,實事求是,不能摻雜任何成見,要真誠坦率,以心換心,了解他們內心世界和實際困難,這樣心與心相契,情與情交融,師生相互信任的關系才能建立。最后,教師要善于將自己對他們的真誠熱愛和合理期望,用合理的各種方式表達出來。比如,在課堂學習中,教師要表示出親近學生的積極態度,要給予每個學生以同等的參與學習的機會,盡量避免使學生產生歧視感,對學生的反映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并做出恰當的評價,學生即使做出錯誤的回答,也需耐心聽取,徐徐誘導,切記不要不理不睬或訓斥體罰。這樣才能得到學生尊重和愛戴,同時他們這種愛師之情會產生正遷移,轉自對數學學科的熱愛,從而產生學習興趣。
(二)利用數學的“應用廣泛性”的特點,培養學生學習自覺性
俗話說“理想是意志行動的強大力量來源”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應多講一些數學廣泛性的應用和數學家們應用數學所取得的成績,以其動人的事跡來鼓舞中職學生,使其在心理上萌發一種將來積極利用數學去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問題的愿望。比如,在講解橢圓時,教師用多媒體演示“嫦娥”衛星奔月的畫面,并講解數學知識在其中的貢獻,達到強化學生積極的心理傾向,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橢圓的自覺性。然而,中職生對數學與專業的關系不清楚,作為數學教師更好結合專業特點,講清數學知識在各個專業的不同用處。比如:機械類專業,學生至少應掌握“三視”圖的畫法,以及工件材料的劃線,加工作業點的定位計算等,這寫計算問題必須用到三角函數,解析幾何知識等;電工電子類專業許多計算問題需要用到向量,復數等數學知識;計算機專業的深入學習更加需要較好的數學訓練和扎實的數學基礎等。這樣讓學生更清楚的認識數學在各個專業的廣泛應用,從而在心理上產生對學習數學的更多更高的要求,以至于主動自覺的去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1]龔箭. 中職數學教學策略初探. 教育與職業,2006.
[2]張 頡. 高三教學新教材復習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