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治
摘 要:有效性是小學體育教學的生命線。只有充分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為體育教學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也才能為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創設有利的條件。那么,教師應當如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本文將對這一話題淺談幾點看法。希望對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體育;有效性;互動;游戲;合作
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能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自覺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之中,還能促進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有鑒于此,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采取有效路徑,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下面,本文立足于小學體育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淺談如下幾點看法。
一、采用互動教學法,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荀子說過:“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边@句話從反面的角度強調了環境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并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然而,不少體育教師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往往不能充分地做到這一點。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教師在教學中已經慣于運用“以競技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如果這樣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那么這會降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與能動性。須知,互動教學法與體育教學的結合,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還能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有鑒于此,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地采用互動教學法,以此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以《武術》教學為例,對互動教學法與小學體育教學的結合展開如下論述。首先,教師與學生就“什么是武術”進行互動。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武術》。你們知道什么是武術嗎?談談你對武術的認識?!逼浯?,有的學生說:“武術是一項剛柔兼備的項目。”還有的學生說:“武術是一種民族體育項目,具有鍛煉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的作用?!逼浯?,教師與學生就“三種手型、五大步法”進行互動。有的學生說:“三種手型指的是拳、掌、勾手?!边€有的學生說:“五大步法包含弓步、馬步、歇步、仆步、虛步?!笨傊?,這樣的方法充分活躍了體育課堂氛圍。
二、利用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游戲教學法,不僅能使學生玩中樂,樂中學,還能使學生學習興趣得以激發與培養。鑒于游戲教學法具有如此良好的教學效果,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主動地以“游戲教學法”為鑰匙,打開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之門。
以《籃球》教學為例,對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如下闡述。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喜歡體育游戲嗎?”學生說:“喜歡?!苯處煂W生說:“你們都進行過哪些體育游戲呢?”有的學生說:“我玩過《狩獵》的體育游戲?!边€有的學生說:“我玩過《女皇的圈子》的體育游戲?!逼浯危處煂W生說:“下面,我們進行一個《騎馬籃球賽》的游戲。下面,老師告訴你們游戲規則。”于是,教師向學生講述了《騎馬籃球賽》的游戲規則:10名同學組成一隊,其中6名同學駕成兩匹馬,2名同學扮演騎手的角色,剩余2名同學扮演傳球手的角色,1名同學擔任裁判員的角色。參加游戲的同學在籃球場上打籃球,需要注意的是,傳球手只能傳接球和運球,不能投籃。只能是騎手負責投籃。在規定的10分鐘內,哪一隊進籃的數量最多,哪一隊就獲勝。再次,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們玩得十分開心。
三、使用小組合作法,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法具有靈活、高效、新穎等特點,貫徹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了團結合作的傳統美德。把這一方法滲透到小學體育教學中,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各抒己見,張揚個性的舞臺,還能使體育教學產生1+1>2的效果。有鑒于此,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使用這一方法,以此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以《單雙腳跳躍》教學為例,對小組合作學習法與小學體育教學的融合進行如下分析。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單雙腳跳躍》。下面,我們以小組的形式對這一內容進行學習?!逼浯危處煿既缦路纸M名單。第一小組的成員是:碩碩、佳佳等同學;第二小組的成員是:苗苗、歡歡等同學;第三小組的成員是:林林、月月等同學。再次,學生在小組內部就單雙腳跳躍有關內容進行合作學習。在第一小組中,有的學生就單腳跳進行發言:“當把左腿提起的時候,我們的右腿要以前腳掌用力蹬地的方式向前跳。”還有的學生就雙腳跳進行發言:“當我們進行雙腳跳的時候,我們的上身需要直立,兩腳稍微分開。兩臂向前用力擺,同時兩腳用力蹬地?!边€有的學生說……總之,各個小組的所有學生都就單雙腳跳躍有關內容進行了積極發言。
綜上所述,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通過采用互動教學法,營造鮮活靈動的學習氛圍、利用游戲教學法,誘發學生學習體育這門課程的興趣、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等方式,把全新的教學方法與課堂教學相融合,從而使小學體育教學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施永堅.核心素養視角下提升小學體育游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08):230.
[2]佟有超.淺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04):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