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雨
摘 要:中學體育教師要在每一節課中自始自終地發揮其良好的主導作用,關注到每一個學生,但是要注意并不是“強管”,學生永遠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心靈,了解學生的需求,從而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提升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中學體育;課堂教學;教學改革
體育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應該關注教師主導作用發揮的好壞,發揮的好,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學生有了自身的學習興趣,就可以使他們不僅在課堂上會自覺地、積極地進行練習,課后也會主動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取得很好的鍛煉效果,甚至養成鍛煉的良好習慣,從小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心靈,了解學生的需求,從而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才能真正提升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體育教師應認真研究、分析教材,學習體育課程標準,正確理解新課程標準所闡述的學習內容、要求和組織方式。在進行體育教學活動時,在教育學生遵守規律、講秩序,要有集體榮譽感;在進行對列與隊形調動時,要注意培養學生優良作風,行動迅相親速、準確、協調一致,養成服從集體,遵守紀律的習慣。學生學習體育和鍛煉身體的興趣是需要培養的,這就需要體育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多鼓勵學生,表揚學生,抓住學生的心理和身理特點,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因材施教,關注個體差異
教師備課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通過課堂教學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全面健康的發展。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課前主動去了解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以及遵守紀律等方面的情況,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最適合他們發展的教學手段和良好的課堂環境,以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要因材施教,遵循教與學的規律設計教學流程,要注意研究分析學生的身體狀況、運動能力以及心理素質,設計出可行的教案。
三、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組成立模塊教研小組,對各模塊教學進行研究、討論,制定出我校的模塊校本教材內容,制定出各個模塊的教學計劃,帶動全組教師開展了各類觀摩課、評優課和磨課,并進行了“課堂教學教法”研討、“教學設計”比賽、“教學反思”展示、學生問卷調查、分析等系列活動,既推動了校本教研的深入開展,又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快速提升。
(一)推進備課改革
在改變備課的形式上,教案里增設了“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教學方法與策略”“教學反思”三個環節,顯然這些都是與本課題研究緊密相關的,只有了解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材的難易程度,運用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駕馭本節課,使教學效果得到提升。同時,總結反思上過的課,找出問題所在,并找到相應的改進方法,為下次課做好準備。
(二)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改進教學方法,體育課堂教學是一個科學、合理、有序的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通過改進教學方法,學生提高了學習興趣,并加速了體育運動技能的形成,同時也提高了體育課堂效果。教學方法的改進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教學方法得當,學生積極性就很高,學習興趣就會有濃厚,反之,就會表現出對體育課無興趣,注意力不集中,課堂低效。學生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為達實效,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移動音箱、手繪圖解和自制簡單器材等多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采用分層次分段教學,按技術水平分組教學,按性別分組教學等多種渠道,讓學生通過分組、分層次的討論學習,找到自信,找回自我,再通過小組展示,來證明自己,展示學習成果,來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充分動起來,達到鍛煉的目的。
四、講解精煉、示范動作標準、語言幽默風趣
講解與示范是體育課上必不可少的。講解是為了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明白所要傳授的知識與技能,而中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理解起來比較慢,因此講解要簡明扼要,抓住重點。在講解時應該結合動作示范,老師本身的動作示范,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優雅、標準的動作示范,不僅能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能正確掌握動作,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模仿愿望,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這有利于教師更好的駕馭好課堂,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組織課堂競賽活動,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快樂
結合所教內容,教師在課堂上適當組織一些小型的競賽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充分地調動他們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運動潛能,在競賽過程中鞏固運用老師所教授的內容。例如,在跑步練習時,可將學生分成幾組進行接力賽;在教授小足球課時,可以讓學生進行顛球比賽。教師可以多用點心思去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興趣取向,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采用不同的競賽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競賽活動中,并從中感受到競賽的樂趣。這樣才能激發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使體育課更加生動活潑有趣,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真正的提高中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改革永恒的主題。立足于實際,加強師資培訓,特別是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把握課改的脈搏,才能推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作為一名一線教師,以上認識僅為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思考,愿與同仁共享,以求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