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
摘要:在素質教育逐漸全面的覆蓋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目標。而作為一名初中體育教師,我們應該充分重視體育學科,認真備課上課,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樹立學生的健康意識,通過課堂的活動幫助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質量;專業素養;集體榮譽感
一、不斷學習,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體育老師的專業性與體育課堂的效率息息相關。首先,體育老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通過課上的實踐與課下的學習,主動和其他老師交流溝通,發現自身的不足,保證自己的綜合素養能夠適應初中體育教學的需要。其次,學校要加強對體育老師的培養,聘請專業的體育教學人員對學校老師進行培訓,交流教學心得,提高老師的理論知識素養;對體育老師進行定期考核,督促其不斷進步。體育教學的過程不僅是教授學生體育項目的過程,還是老師傳遞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因此高素質的體育老師才能打造高質量的體育課堂。
二、從小事做起,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初中學生有著知識經驗、生活范圍、智力水平不斷發展的心理特點,他們的情感也有個由淺人深,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過程。所以只有重視集體責任感等基本道德情感的培養,才能形成愛國主義等更高層次的道德情感。
教師要從小事做起,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例如每一節體育課都需要學生取送器材,而有個別同學認為自己不干自有別人干,所以持逃避態度,這時,教師就要教育學生,“我為人人”,才能“人人為我”,只有做到多為他人服務,才能互相幫助,達到大家雙贏的局面,讓學生養成輪流主動取、送器材的良好習慣,并以此獲得班級其它同學的敬佩和感謝。并且要培養學生自覺地對場地、器材進行保養和維護的良好習慣。
通過這些小事情培養學生愛護公物、熱愛勞動的集體觀念,增強學生將來走人社會的責任感。而在隊列、隊形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觀察班級中的每一位同學的動作,批評教育那些舉止散漫,動作不規范的同學,讓他們明白,因為他們個人的行為,會造成整個隊形的不整齊,教育學生要服從全局進行刻苦認真的練習,達到動作迅速,準確,和整個集體保持協調一致,以此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三、傳授學生鍛煉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繼續鍛煉的習慣
學生在初中階段需要掌握的知識多,文化課是他們學習的重要內容,體育課往往不受教師和學生的重視,體育課堂上也都是應付了事。面對這一狀況,我們體育教師要合理構建體育課堂,在體育課堂上不僅要傳授給學生體育鍛煉的技能,還要灌輸學生繼續鍛煉的習慣,不僅要讓他們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還要保證他們形成繼續鍛煉的意識,滿足每位學生體育鍛煉的需要。
如每次體育課開始先讓學生慢跑500米,不要感覺是浪費時間,體育課就是為了讓學生鍛煉身體,形式是次要的,然后讓學生自由舒展5分鐘后再正式進入教學內容,學生經過慢跑會感覺身體不再僵硬、呼吸更加順暢,慢慢會愛上這種酣暢淋漓的感覺。長此以往,學生便會形成慢跑的習慣,甚至還會每天早起先去操場跑幾圈,使一整天都精神奕奕,學習效率也會相應提高。
在初中體育課堂上教師還要注意男生與女生的心理變化和身體變化,在課堂上隨時進行調整,不同情況不同對待。如有的女生不喜歡跑步,我便讓她們去跳繩或踢毽子,有的男生不喜歡籃球,我便讓他們踢足球或打乒乓球,為滿足學生各種需要,我有時在一節體育課上會組織五六種體育活動,只要他們愿意鍛煉身體,我便會盡可能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經過長期的實踐,我發現學生更喜歡不受拘束的體育課堂,他們可以自由發揮特長,在體育課堂上盡情揮灑汗水,為壓抑的初中生活添加光彩。當然,學生的自由是相對的,有壓力才有動力,對于有潛力的學生我也會進行適當引導,加大他們的運動量,嚴格要求他們,不僅要求他們課外繼續鍛煉,還要為他們制定一定的目標,使每位學生都能個性成長。
四、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根據學生愛好組建小組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體系包括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方面。這一目標體系充分體現了體育與健康課程以身體練習為主的特點和身體、心理、社會的三維健康觀。在實施《標準》時,要全面關注五個學習領域的目標,特別要加強對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這兩個新的學習領域的研究,以促進課程目標的實施。中學階段可以根據自愿和興趣的原則讓學生組成課外體育俱樂部或鍛煉小組,將課內學習和課外鍛煉結合起來,以利于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和促進運動技能水平的提高。
(1)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身體活動的主要特征是實踐,以健康為目標的學校體育應努力滿足學生的身體活動實踐,上課提倡教師精講。
(2)重視發展學生的應用能力。應用能力是指如何把學到的體育知識、運動技能應用到身體活動中去。讓學生多練自己感興趣的能經常堅持的運動項目,同樣可以達到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應用能力,又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3)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體育運動本身就是在不斷的發明、創新中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因此我們要十分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在發展學生個性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分析、注意加強學生思想中積極的、向上的、健康的、創造性等方面個性的發展,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思想中消極的、落后的、自私的、不健康的個性加以改正和克服,使學生真正成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總之,實施素質教育應強調讓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方面均有發展,具有個性特長,實施游戲法教學則能很好地吸引學生,使他們感到因為學校里有自己的游戲伙伴,有游戲場所和游戲組織者及參與者,在共同的活動中可以不斷了解自己,評價自己,提高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能夠在快樂中鍛煉身體,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學校體育中應大力推廣游戲法教學,尤其是義務教育中,在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形成時期,在體質鍛煉的黃金時期,用多種有效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海.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效率[J].新課程導學,2012(31):33.
[2]胡凱賓.如何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效率[J].科學導報,2013(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