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瓊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深入,傳統教學缺陷不斷顯現。小學數學教師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優化數學教學各個方面,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培養學生數學思維,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因此,本文就目前課堂教學質量進行分析,來討論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高對策;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核心陣地,是促進學生智力、思維發展的重要場所,課堂教學質量是其關鍵性影響因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解讀素質教育理念,采取多樣化手段,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一、目前小學數學課堂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教師的權威效應
在傳統教學環境影響下,教師的形象被權威化,教師說什么做什么都被認為是對的,學生說什么做什么也都模仿教師的內容,長期下去,學生的思維被禁錮,不懂得自己思考問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師也只是以傳授數學知識為主,不注重學生思維的創新,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互動,教師不知道學生的疑惑點,學生也不去問教師疑惑的內容,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過于生硬,學生很難理解教師的講課內容。
(二)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
數學課的內容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缺乏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目的性教導,告訴學生哪些內容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學習數學的好處、怎樣才能學好數學,等等。通過對于學生學習目標的指點,學生就會消除心中的疑惑,積極對數學進行學習。然而當前教師并沒有對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指點,只是機械化地灌輸數學知識,課堂效率并不高。
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對策
(一)激發學習興趣
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 其各方面的能力還不夠成熟, 尤其是在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方面, 這也是難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原因。針對這一問題, 教師要采取相應的對策, 重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表現我們能夠發現, 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往往難以集中, 很難理解教師提出問題的具體意義。所以, 傳統教學模式不僅影響課堂教學效率, 還影響學生的數學成績。教師必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 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先讓學生了解問題的來源, 然后再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例如, 在教授“乘法”這一課程時, 之前, 學生學習了加減法運算, 學生在學習乘法之前并不知道還存在乘法運算。因此,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直接就向學生介紹乘法運算, 而是要在學生已經掌握的加減法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師可以用木棒擺成不同的數目讓學生進行運算, 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通常會用加法來進行運算。這時, 教師就可以在學生運算方式上引入乘法運算, 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乘法運算的技巧, 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熟練地運用。同時這種教學方式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創新課程設計
課程的設計是一堂課的精華部分, 是最重要的。所以創新課堂的設計方案有利于提高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課堂的設計要巧妙并且合理, 老師在設計課程時要緊緊把握住, 課堂講課要有重點, 并且要突出難點。在講解重點知識的時候要著重強調, 提高學生的重視度, 在講知識的難點的時候, 就要放慢講課的速度, 難點就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 所以一定要講的慢, 講的細, 講的清晰明朗。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的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 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三)組織有效教學活動
作為對課堂教學最直接的規劃,是要考慮怎樣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把計劃付諸實施。教師要從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認識的一般規律出發,選擇恰當的形式來組織和展開教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顯然,“不能單純依賴”并不表示完全不要,適度的模仿與記憶仍然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教師組織教學活動,有效性是大目標。無論采取何種方式,只要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
(四)優化利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多媒體的優化利用,借助多媒體集“圖片、音像、動畫”等于一身的特征,增加數學學科的趣味性,構建高效課堂,順利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整體質量。例如,在講解“圓的面積”知識點中,教師將所學的“圓的認識”、“圓的周長”課題內容,借助多媒體多樣化優勢,讓學生初步感知“圓的面積”新課題,和前面相關知識初步串聯起來。在講解“圓的面積”知識點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暫停、回放等功能,引導學生推導圓的面積公式,將其和圓的周長公式以及長方形、三角形等面積公式區分開,優化構建的數學知識結構體系。隨后,教師可以將圓新舊知識融合,巧設課堂關于圓的練習試題,有效突破新課題教學重難點,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五)注重學生的實踐
小學生的思維邏輯性不強,對事物缺乏深刻的理解,單純的理論講授很難讓學生理解。教師可以用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入到實際生活中,教學效果就會大大提高。比如,對于四則運算,可以采用紙牌游戲的方式來進行講解,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加減乘除”記憶會更深。對于利潤的講解可以給學生發些代幣,讓學生表演買文具的場景。行程問題可以為學生設置短跑的方式來進行,等等。
結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落到實處,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與學生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張娟娟.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9):141.
[2]葉昌友.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