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萍
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低效性、短效性而言。高效課堂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在單位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使每名學生都能夠根據自身素質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提高技能,促進學生高效發展,長效發展。小學英語課堂如何才能達到最大限度地高效目標呢?本文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闡述一下自己淺薄的見解。
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否能認真上好哪節課全憑個人興趣。學習興趣不是先天就有的,這要靠教師慢慢培養。在我的英語課上,我經常用富于感染力的英語歌曲開課,激發學生情趣,讓學生以飽滿而愉快的情緒進入學習英語的狀態。并在整節課中,通過聲音素材、實物、多媒體課件等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進行直觀教學活動。并通過獎勵小粘貼和采用游戲教學,來調動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我結合小學生愛“當官”的心理特點,我在每班中選出了11個小組長。每人每天下午負責領讀當天所學知識,以組為單位每月進行評比。選出優秀的英語班干部給予獎勵。在這些 “官員”的帶領下,學生們在英語學習上你追我趕,學習勁頭十足,每節課都像有使不完的勁,課堂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當然高了。因此,只要我們把握住了 “學習興趣”這個支點,通過課堂教學這根杠桿,不難幫住學生們架起一座座通向英語知識大門的橋梁。
二、以學生為主體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基礎
作為老師我們深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我都通過“走進學生中間”,“課下與學生交談”,使學生們感覺不到與老師之間的距離。這樣就能使學生大膽發言,積極發言,無意中就自己確立了自己的主體地位。并通過引領、設問、反問等多種教學方式和方法,調動學生們的英語思維,使他們能主動走進你為他們設置的英語教學氛圍中去,這樣他們自然就成了學習的主人。所以我說,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過程,教師營造氛圍是基礎,學生自己自覺確立才是關鍵。教師通過營造平等的學習氛圍,把學生引入恰當的位置,幫助學生確定自己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當然,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還要組織課堂紀律,通過聲音和表情變化及肢體語言等引起學生的注意,激活學生的先前舊知。同時,老師還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個性化教學。例如在舊知新知的提問上,教師就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同,提問時因人而異,盡量讓每名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維護學生的自尊心,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確立學生的學習主人翁意識。
三、以貼近小學生實際生活與情境的英語知識為教學內容是實現同時高效課堂的源泉
例如我在教 (Seasons)一課時,當時正值冬季,根據教學目標 (學會用英語表達 “根據季節和天氣的不同,穿著不同的服裝”):首先從北方的冬季天氣特點及學生們的著裝入手,通過一系列的提問(Whats the season now?Whats the weather like?What do you wear?)來展開話題。同學們看著外面的天氣,瞅著自己的服裝,用英語表達起來就自然順暢多了。學完這個季節后,再學習其它三個季節就容易多了。而不是按照課本的順序從春季入手,先學肯定句。這樣從學生周圍的實際環境入手,知識環節步步深入,由季節到天氣,再到穿著衣服,過度自然,知識環環相扣。正是從這帖近學生生活的真實環境入手來展開教學,才能更好地吸引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才能使這節復雜的教學內容得以簡單化,使學生們易于理解和接受。并有助于學生用真情實感來體驗和應用所學的知識,切身認識到他們所學知識的作用和意義,使學生們充分享受著英語交際所帶來的成功感。
總之,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不僅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真正成為學習英語的小主人;而且還要使教學活動走進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樂于學英語,善于學英語,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為學生的終身英語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要知道,我們的高效課堂,就是為了學生的長效發展。作為每名英語教師,我們都要盡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保持學生們興致勃勃的情緒、積極判斷思索的神態、躍躍欲試的舉止,使英語課堂氣氛濃郁、生動活躍,從而開發學生英語學習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技能: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并把這一切先進的教學理念和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運用于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之中,用“高效課堂”的理念武裝 自己,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們的“長效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