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君
摘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方式,教育教學也迎來了新的挑戰。大學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根據實際情況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因為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和提高教學效果?;旌鲜浇虒W模式是指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和網絡教學方式的最優化結合。其中,微信公眾平臺的利用是網絡教學方式的一種。教師可以熟悉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使之成為有效的輔助教學的手段。
關鍵詞:互聯網+;混合式教學模式;微信公眾平臺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混合式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網絡教學方式很多,微信公眾平臺是一種較易操作、便捷的工具。我們可以把它應用于具體教學中。
一、微信公眾平臺支持下的日語教學設計
筆者嘗試將微信公眾平臺運用于日語教學中,目前主要設計和實施了前期準備、課程學習內容推送、線上交流三項內容。
(一)前期準備
1.分析所帶學生情況
目前所負責班級的學生主要是90后和00后。他們的自我意識強烈、有個性、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生活依賴網絡,智能手機持有率為100%,每天基本都保持微信在線。班級里面有些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自主性強。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無計劃、自主性較差、對課堂內容吸收效果不理想。
2.建立班級微信群
每個班級單獨建立微信群,群名為班級名稱或者所帶課程名稱。為了方便交流,群內所有人員都采用實名制。
3.確立消息推廣的形式和內容
微信訂閱號是微信公眾平臺下的分類之一,是針對媒體和個人提供的信息傳播方式,旨在實現更好的管理模式以及交流方式。普通訂閱號主要有群發、統計和交流三種功能。根據教學需要和個人實際情況,筆者申請了普通訂閱號,名稱為“日語林”。
(二)課程學習內容推送
目前筆者主要負責基礎日語、日語視聽說以及第二外語的教學。根據目前的教學需要,課程學習內容推送主要是與預習作業、重要知識點總結、考級及學習方法引導相關的內容。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群發功能,對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相關的背景資料等用圖文并茂的形式發送。比如在講授《新編日語》第三冊的第十五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群發功能發送與漫畫相關的圖文資料、音頻資料供學生預習用。然后請學生在里面選擇自己較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意見、感想陳述,從而拓展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其次,還可以推送練習和測試,檢驗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本學期日語視聽說課主要推送的內容是日語聽力預習作業,頻率是每周1次,共推送了10次。聽力預習作業鏈接中有錄音和練習題,錄音原文在推送下一次預習作業時錄入。推送完預習作業后要求學生將作業答案和有疑慮的內容在推送鏈接中留言,并且告知學生,學生在連接中的留言教師可以在后臺查看,屆時只選擇顯示部分留言為所有人可見。教師在查看后臺數據時就可以總體掌握學生是否完成了預習作業、完成作業的時間、正確率如何、錯誤較多的是哪些題。
另外還可以推送重要知識點總結的相關內容。以第二外語教學為例,本學期初完成了《標準日本語>初級上冊的學習,然后進入初級下冊階段。筆者認為,這時最好對初級上冊重要內容進行梳理和總結。主要助詞等的用法總結是必不可少的,筆者總結了初級上冊涉及到的主要助詞的用法并利用“日語林”微信公眾平臺將總結內容推送給了學生。
(三)線上交流
線上交流主要是與學生的互動、作業的回復和指導。作業或者練習鏈接發送后,只要學生提交了作業,教師就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后臺看到學生的完成情況并及時進行交流和指導。例如,筆者在收到日語聽力預習作業的答案后根據完成情況,要么直接在后臺回復然后顯示留言,要么私信學生發語音、文字指導。
現在喜歡動漫的學生很多,他們有時會跟我聊看完動漫的感想或者向我推薦他們喜歡的動漫。有一次課間第二外語的一位學生跟我聊起了《哈爾的移動城堡》,還沒說完上課鈴聲響了。我想起自己恰好之前也看過這個動漫電影,并且通過微信公眾號群發過觀后感。于是我把讀后感鏈接找到并發給了他。微信公眾號也可以作為一種與學生互動交流的方式。
二、微信公眾平臺的使用對教學產生的影響
微信公眾平臺作為當前較火熱的交流與互動工具,能夠實現一對多的共享,為混合式學習提供了新的發展平臺。微信公眾平臺操作便捷,有著交流互動的高時效性,教師進行教學內容的推送也可以有豐富的形式。因此,實現它在教學中的應用能拓展師生之間的交流,有多方面的教學應用優勢。通過目前的教學應用,筆者感受到的微信公眾平臺對教學產生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1.讓教學更有針對性
前文中提到日語視聽說課教學中,筆者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發送了預習作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練習作業反饋,針對學生的疑難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強調。實現答疑解惑、突破學習重難點的效果。上述內容通過紙質作業也能實現,但紙質版作業的提交一般有時間差,而且作業的批改一般都是在統一上交后。相對來說,微信公眾平臺更高效,學生提交作業后教師馬上就能看到,可以實現分批分時間段查看作業情況,通過提交的先后順序、速度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2.有利于拓展教學內容
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幫助教師梳理教學內容,補充并拓展課上沒有時間延伸的內容。因為有的學生會對某個點非常感興趣,或者希望了解更多內容。教師可以錄制小視頻,每個小視頻說明一個知識點。例如在講解日語中的量詞時,課上主要講授基礎的常用的量詞,然后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推送更多與量詞相關的日語小知識。也可以把其他微信公眾平臺的文章推送到班級微信群供學生自主學習。
3.加強師生交流
學生在閱讀、查看微信公眾平臺的文章時不但對知識點有更多的了解,也會更多地了解教師。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和學生分享教師的觀后感。另外,微信公眾平臺的使用也有效增加了教師與學生的課下互動。
4.豐富平時成績考核方式
在大學教育中有對平時成績的評定,傳統的形式多是紙質的點名冊、測試卷、作業本等。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后,后臺數據可以作為電子的平時成績記錄,這種記錄只要教師自己不刪除可以長久保存,需要時可以上網隨時查看,非常方便。
微信公眾平臺的使用對教學有積極影響,但它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的課堂教學。作為一名教師需要積極探索和完善混合式教學模式,讓微信公眾平臺在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另外,除了微信公眾平臺外,可以繼續學習探索其他的教學工具,將這些工具綜合運用會有更好的效果呈現。